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文化盛开民族团结进步之花


    本报记者 蒋培玲

    7月6日,伴随着动感的音律、欢快的舞蹈,第四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闭幕式晚会的大幕缓缓落下。在过去的一个月时间里,维吾尔族、藏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朝鲜族……全国各民族兄弟姐妹把精彩和感动带到北京,41台极具民族特色的剧目,92场精彩演出,生动展示了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成果,少数民族文艺之花在祖国的百花园中竞相绽放。

    少数民族文艺创作空前活跃

    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至今已成功举办4届。纵观历届会演,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少数民族文艺创作空前活跃,硕果累累,涌现出《云南印象》、《碧海丝路》、《月上贺兰》等深受观众喜爱的舞台力作,思想性、艺术性俱佳,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浓郁。这不仅体现在观念、内容、风格上不断推陈出新,在体裁、题材、形式、传播手段上也得到了充分发展,诞生了苗剧、蒙古剧、花儿剧等诸多新剧种。

    以本届会演为例,从艺术形式上来看,既有传统的歌舞、戏曲,也有舞剧、音乐剧等,其中重庆的《钓鱼城》和天津的《郑和下西洋》,更是首次分别以歌剧、交响京剧的艺术形式呈现在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舞台上。在题材方面,现代题材作品明显增多,如四川的《天府吉祥》、甘肃的《民族之舟·大爱之曲》、江西的《七彩畲乡》、青海的《藏羚羊》以及西藏的《金色家园》等等,这些作品将各地特色文化与现实相结合,推陈出新,使民族艺术焕发出新的艺术魅力。

    为了更好宣传、推广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手段也更加多样化,除了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外,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的加入,为本届文艺会演更好、更快、更广泛传播起到极大推动作用。

    国家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离不开国家文化惠民政策的保护和支持。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关心少数民族文化工作,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制度和政策措施,保障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权利,保护和传承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005年颁布的《国务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就明确规定:“国家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定期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繁荣民族文艺创作,丰富各民族群众的文化生活。”2011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国家扶持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目前,仅贵州就有国家级“非遗”名录62项,省级440项,地(州、市)级822项,县级高达3400多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更明确要求“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工作”。仅2011年,青海省在省内藏族聚居区的文化事业专项资金投入就高达3.5亿元,保护、传承和发展藏族文化。

    为了更好地推进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重大项目,基本建成了功能较齐、语种较全、覆盖较广的广播影视体系民族地区广播、电视覆盖率均超过90%。目前,民族自治地方有广播电台73座,节目441套,民族语言节目105个;电视台90座,节目489套,民族语言节目100个。

    此外,在少数民族文艺人才培养和文化队伍建设上,文化部等部委联合发起“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活动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时期民族工作主题,把志愿者、文化和边疆三要素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内地五省区和边疆地区“大舞台”“大讲堂”“大展台”的对口交流活动,构建起内地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交流的新平台。活动开展3年来,有20多个内地省(市)和单位组成50多支志愿团,招募2000多名文化志愿者,先后为12个边疆民族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织文艺演出300多场,业务培训1400多学时,文化展览400多天,惠及群众达数十万人次。

    少数民族文化产业亮点频闪

    “唱山歌哎,这边唱来那边和……”2003年,中国第一部大型山水实景演出作品《印象·刘三姐》在广西桂林问世。剧中600余位演员,大部分是当地的壮族农民,竹筏、渔网、耕牛、自行车、鸬鹚等演出道具,都是当地渔民平时的生产生活用具;漓江牧童、洗衣村妇、渔舟唱晚、撒网捕鱼、耕牛归家等场景,都是当地渔民平时原汁原味的生产生活。如今,《印象·刘三姐》已经成为桂林的文化品牌,改变了当地的旅游格局,为广西旅游业创造了极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耕牛 传播 社会效益 相结合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