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给了贵州广大干部群众以决战贫困的必胜信心。
如今,贵州按照国家的扶贫方针和一系列指导原则,实施大规模、区域性、产业化和整村、数乡、整县、区域推进连片开发以及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着力解决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推行由省四大班子领导带头,省直部门、骨干企业等各方参与,定点联系贫困县、乡,用3年左右时间使帮扶乡整体脱贫的省领导集团帮扶模式;探索政银企扶贫融资模式,引导金融和社会资金参与扶贫开发,以自上而下的攻坚队伍为各地攻克贫困提供强大的后盾支撑;强力推进核桃、油茶、中药材等经济林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草地畜牧业,以多元的特色经济和产业扶贫夯实脱贫致富的基础,形成全省科学构架、互为依托的产业布局,开创了从输血式走向造血式扶贫的跨越里程!
效应:从“一个试点”到“多点开花”
喀斯特石漠化,对于贵州来说,是一个沉重而又无法回避的话题。由于石漠化地区具有严重缺水、旱涝灾害频繁、生态环境恶化、生产力急剧下降的特点,已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不尽快治理,越往后治理难度越来越大,治理成本越来越高。
一直以来,贵州都在这片土地上进行探索,找出石漠化地区致富的路子,以期制定石漠化山区的生存法则。
在贵州黔西南自治州有这样一个县,山高、坡陡、谷深,喀斯特区域面积911.2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面积的68.46%,全县33万人口中近半数生活在国家贫困标准线以下,是中国59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也是贵州省50个贫困县之一。2000年,当地农民人均粮食335公斤,人均收入1156元。这就是晴隆县,这个因为种草养羊而成为全国典型的县份,探索出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相结合的扶贫开发之路。
“我现在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山上放羊,每年收入可达5万多元。”江满村村民李清武说,以前他不仅吃不饱饭,连老婆都娶不到,养了山羊之后,他每年赚几万元,盖了新房,娶了媳妇。
李清武所在的江满村坐落在晴隆县莲城镇海拔1580米的高山上,这里地处高寒,石漠化严重;这里缺水干旱,山高土薄,上世纪90年代中期,人均占有粮不足80公斤,人均收入不足550元,不通公路,不通电,也不通水。全村500多口人早出晚归,耕作在石旮旯地里,一年到头还填不饱肚子。山上的姑娘长大后就往外嫁,男人到了40岁都娶不上媳妇,江满村成了全县有名的“等、靠、要”村和“光棍村”。
如今,这样的生活已经不复存在,这里的村庄,家家户户养了羊,住上了“羊”房,吃上了“羊”饭。
2010年,国务院扶贫办在晴隆召开了“全国南方草地畜牧业科技扶贫现场会”。会上,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指出:“晴隆的发展模式和运作机制,不仅为贵州发展草地畜牧业创造了经验,而且对于西南10省市发展草地畜牧业和全国科技扶贫工作都有借鉴意义。”
晴隆县是石漠化地区反贫困斗争取得初步胜利的一面旗帜。
在长期的探索中,贵州省坚持开发式扶贫,实行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有机结合,推进产业化扶贫和集团帮扶,构建了“大扶贫”格局,形成多层级政府部门合力推进扶贫工作。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计其功”的原则,建立政府统筹、分级负责、分工协作的省、地、县、乡四级部门协作体系,引导各自的人力、物力、财力,整合投入项目。
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是石漠化地区脱贫的“拦路虎”。“一行二三里,停车四五回,抛锚七八次,八九十人推”是石漠化地区的真实写照。
在大扶贫帮扶下,石漠化地区群众一钢钎一钢钎,一锤一锤开辟了一条条通往山外的道路,结束了人背马驮的历史;修建一个个小水窖,改写“几天大太阳,旱得喊爹娘”的状况……
祖祖辈辈生活在石漠化地区的群众,用他们的智慧和辛勤汗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石漠化治理的经验。伴随石漠化区域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各地根据石漠化地区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地形地貌特征,因地制宜,按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探索出种植花椒的“顶坛模式”、金银花增收的“坪上模式”、石漠化山区种植花椒和火龙果的“板贵模式”,走出了“一品为主、多品共融、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长顺做法”等治理石漠化的路子。生态经济的方略日益深入人心,广大贫困户参与其中的特色优势产业,如同雨后春笋,生成于石漠化山区,贫困户收入大幅增加。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6-26/185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