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胡卫斌和他的锦囊妙计


    □□ 陶茂

    走进湖北省应城市西郊的白杨村,青松掩映,鲜花盛开,幢幢楼房整齐别致,条条街道宽阔笔直,排排路灯新颖气派。旅游观光车穿梭往来,生态旅游村熙攘热闹。

    此情此景,很难想见曾经的白杨村一片破败萧条。2005年10月,胡卫斌刚接任白杨村党支部书记时,村集体没有一分钱积蓄,每年村民人均纯收入不足3000元,部分村民尚未解决温饱问题。如何摆脱贫穷落后面貌?胡卫斌“三计”破难题。

    第一计:借船出海开发石膏资源

    白杨村境内石膏资源丰富,但想靠本村村民一次性集资百万元兴建膏粉企业又不现实。怎么办?一个“借船出海”的锦囊妙计在胡卫斌心里慢慢成形。

    主意已定,胡卫斌带领村干部先后跑遍潜江、利川等30多个县市。终于,湖北省玉兰膏粉有限责任公司的负责人跟村里签下了第一份联营兴建宏基石膏制品有限公司的合同。熬到投产,一车车白花花的膏粉销往广州等地,首批膏粉换回了13万元现金。

    随后,胡卫斌又引进了和昌石膏制品、玖久石膏制粉等企业,仅石膏膏粉一项,村集体获得纯收入30余万元,而且解决了部分村民就业问题。

    第二计:示范推广瞄准特色种养

    第一个锦囊妙计可谓旗开得胜。但是,村里70%的村民收入仍然在贫困线以下。2006年3月,胡卫斌经过市场反复调查后,觉得特色种养投入小、见效快,而且村里闲人和荒地、荒坡很多,正好可以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利用。于是,发展特色种养,就成了他的第二招锦囊妙计。

    胡卫斌首先选派本村能人到武汉东西湖学习草莓种植技术,在荒坡上兴建草莓基地作为示范推广,然后带动其他村民一起种植。跟着胡卫斌种草莓尝到甜头的村民成了他的忠实“粉丝”,愿意跟着他不断尝试新事物。

    “一龙带九蛟。”胡卫斌先后带领村民养土猪、养三黄鸡,后来又种起了金银花。如今,白杨村三分之二的农户靠特色种植年收入达2万元,靠特色养殖年收入过3万元的村民占到农户总数的80%,大批农户走上致富之路。

    第三计:筑巢引凤发展生态旅游

    2007年初,应城汤池旅游温泉建成。看着一辆辆豪华大巴途经白杨村驶进风景区,胡卫斌意识到:白杨村的区位优势和草莓、金银花等观光农业也是旅游市场啊!于是,第三个“筑巢引凤”的锦囊妙计闪现在他的脑海里。

    为改善基础设施建设,胡卫斌用村集体资金180余万元对通村公路和通湾公路进行硬化。然后投资30万元,完成汉宜公路两侧绿化岛建设,栽种广玉兰风景树1000多株;又投资30万元安装路灯;投资40万元完成下水道建设工程;投资20余万元接通城区自来水管网。

    筑巢需先拆巢。2007年6月,胡卫斌从规划民俗村建设入手,发展农家旅馆。动工前,有的村民不愿拆自家祖屋,抵触情绪很大。胡卫斌先拆掉自家旧房,建起三大间楼房式农家旅馆。然后,再苦口婆心上门入户做思想工作,终于胡卫斌赢得了村民支持,37座漂亮的农家旅馆拔地而起,当年就实现家家赢利。

    2011年,胡卫斌引资800多万元建起雅园生态农庄项目,集餐饮、娱乐、休闲于一体。同时,还组建了民俗表演队,推动白杨村旅游文化产业迅猛发展。截至2011年底,村里接待国内外游客2.6万人次,年创旅游收入150多万元,人均增收3000余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石膏 草莓 粉丝 鲜花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