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在合作中实现丘陵山区产业升级


    自2010年起,合作社便联姻贵州省茅台酒厂。由茅台酒厂提供“红缨子”优质高粱种子和负责产品回购,进行高粱的深加工,实现了郭扶镇高粱产业的产加销一体化,解决了农户种植和销售两方面的后顾之忧。今年,该镇种植“红缨子”2000亩,预计可创收约3000万元。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农业竞争已经不是单项产品、单个生产者之间的竞争,而是包括农产品质量、品牌、价值和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方式在内的整个产业的综合性竞争。”綦江区农委负责人说,而合作社的发展,有利于把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环节联结起来,把分散经营的农户联合起来,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化程度。

    “冷库、物流、深加工对农业产业尤为重要,是抵御风险、提高附加值、增加效益不可或缺的。”丁书清说,农建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新增加100吨冷库1座,家禽宰杀配送中心1个,库容成鸡1万只以上的中转库1个,现在是集家禽养殖技术培训,种苗、饲料、兽药的采购、配送,产品加工、销售等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实体。合作社的经营直接提高了养殖农户的市场谈判地位。合作社销售成鸡的均价比过去卖给商贩至少提高0.40元/公斤。289个养殖大户户均收益15万元以上。

    目前,重庆合作社逐渐向农产品加工、储藏等环节延伸。奉节、铜梁、城口等区县合作社冷库建设如火如荼。据统计,重庆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事产加销综合服务的占64.1%,以生产服务为主的占19.4%,以运销、仓储服务为主的占4.5%。全市合作社获得“三品一标”认证287个,拥有注册商标596个。

    推进合作社横向、纵向联合与合作,实现更大规模、更高层次的合作经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尽管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直线上升,但不少合作社仍存在规模较小、管理不规范、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农产品品牌众多,却缺少知名品牌。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难题,也是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重要问题。”重庆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说。

    以养蜂为例,目前,在重庆的城口、巫溪、石柱等不少区县都将养蜂作为重点产业纳入了当地特色农业发展规划。但是,重庆蜂蜜却并没形成知名品牌。与蜂蜜产业类似,重庆拥有若干极具地方特色的种植、养殖业大都分散在各个区县“各自为政”。

    柑橘是万州区重要的农业特色产业。万州古红橘有400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保留着5000余株百年以上的古红橘树。

    “古红橘本身就是一种稀缺的原生基因库。古红橘生长在长江上游两岸,它的保护直接影响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万州区农委相关负责人说。然而,由于三峡工程蓄水及市场等因素,万州红橘的种植面积由23万亩降到了15万亩。古红橘的保护迫在眉睫。

    万州橘林果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付德明告诉记者:“我们合作社有500亩红橘。合作社在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有很多产业问题我们力不从心。例如,2011年发生规模性红橘黑斑病,红橘病灾覆盖面达80%以上。单凭一家合作社根本无法应对。像我们这样的合作社有十几家。为了销售,相互之间有时会出现竞相压价。在对外打造万州红橘整体品牌也极为困难。单个合作社根本无法在更高层次上完成万州红橘资源的保护及市场化经营。”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由全区11个红橘、果树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西部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组建的万州区古红橘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便应运而生,成员出资总额1.2亿元,带动近10万农民从事规模经营。

    “联合社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推进合作社之间横向、纵向联合与合作,可以实现更大规模、更高层次的合作经营,并聚集了深加工企业,极大地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和市场话语权。”联合社理事长牟丰说,联合社有力地推动了以区域化、专业化、公司化为特征的万州红橘产业发展,年总产值可达10亿元,纯收入9.2亿元。

    合作社成为提升农业产业效益的主渠道之一,入社农户人均纯收入普遍高出30%以上

    在重庆,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主渠道,而合作社已经成为其中的重要组织方式。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高粱 耕地 饲料 农业产业化经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