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中原探索


    在舞钢市尹集镇张庄社区紧邻石漫滩景区,记者看到的不仅是一栋栋现代雅致的二层楼房,还感受到了新社区的文化意味。  

    一处灰瓦白墙的院落,不仅有影壁墙,还有月亮门,门廊上用书法刻着“桂花苑”三个字,左右两旁分别题了诗句:“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院落门楣上则写着遒劲有力的大字“鸿福家园”等字样。

    49岁的李云正在自家新开的小卖店里忙活。用车库改成的小卖店,除了卖日杂外,还卖当地特产,其中石漫滩的天然山珍和山野菜卖得最好。除了卖货,李云还利用200多平方米的二层小楼经营起了家庭旅馆,她家的5张床位,每位游客每晚收30元。除了小卖店和家庭旅馆的收入,李云家里的两三亩地租出去了,每年也有一定收入。

    [采访札记]

    就在采访前,记者关注了网友对河南濮阳西辛庄村要建全国首个“村级市”的热议。李连成要建我国首个“村级市”的想法,虽然未必合时宜,但却是亿万农民千百年朝思暮想“城市梦”的朴素表达。从张发学的感慨中,我们读出了同样的情愫。

    拓土而耕,筑城而居。古往今来,城与乡的沟通、激荡、博弈,碰撞出人类发展的主题奏鸣曲,交织出波澜壮阔的城镇化发展历史画卷。

    作为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河南省所在的中原大地上,不仅有中国八大古都的半壁江山(分别为夏商故都郑州、商都安阳、十三朝古都洛阳和七朝古都开封),更有凝固在宋代画家张择端笔下《清明上河图》中,北宋首都汴梁的城市风情与农耕文明交相辉映,千古流传。

    近年来,在统筹城乡的道路上,河南推进城镇化的步伐从未停歇。探索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目的在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让深受乡村恩泽的城市切实反哺农村,让世代躬耕陇亩的万千农民真正过上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在于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同时实现发展方式的科学转变。对于河南这个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之下,这不仅是重大的经济命题,更是重大的政治任务。

    新型城镇化“新”在哪?建设好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是什么?新型城镇化又如何发挥引领作用?记者发现,在全国城镇化率已达51.27%的背景下,河南各地农村方兴未艾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正在成为承接城市发展辐射,承接产业转移带动,实现“三农”发展现代转型的积极实践,集中展现了“新”的内涵

    [采访实录]

    记者在济源市采访期间,恰遇九三学社河南省委也到当地调研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相关做法。在参加相关座谈会时,记者了解到,河南省第九次党代会召开之后,确定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核心任务是要走“两不三新”的新路子——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九三学社河南省委主委张亚忠在讲话中指出,“两不三新”的突破口就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九三学社中央非常重视河南的发展,今年确定的重点调研题目就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新型城镇化“新”在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新型城镇化中又处于怎样的定位?根据河南省社科院院长喻新安的解释,传统城镇化“见物不见人”,将城镇化简单地等同于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丢掉了农村人口城市化的本义;“兴城不兴业”,城市规模平面扩张,而功能却未能得到有效提升;“重形不重神”,忽视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等人文精神层面的转变。河南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的关系通过城镇这个概念联结起来,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喻新安院长认为,新型城镇化的“新”主要体现在“四个转变”上,即:由传统的城乡分割向把新型农村社区纳入现代城镇体系、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由偏重单个城市发展向注重城际合作、发挥五级现代城镇体系综合功能转变,由偏重外延扩张向注重结构优化和内涵提升转变,由偏重城市建设向注重产业集聚、产城互动发展转变。所谓新型农村社区,属于城镇体系的末端,它的受益面大,可以解决农村农民的就地城镇化问题。加上了新型农村社区,就等于把城镇的底座做大,这样的新型城镇化符合河南实际。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西瓜 粮食 新农村建设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