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泽农 郜晋亮
青海省乐都县碾伯镇东门巷村毗邻县城,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城中村”。全村166户559人,可耕地只有80多亩,人均0.13亩。要让村民从这0.13亩地里刨食,养活整个村子,这比登天还难。可是,现如今,东门巷村却成为全镇最富裕的村。201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6425元。
东门巷村是如何迈着致富的步伐前进的,这还得问问村里的党支部、村里的干部、村里的百姓……
土地流转助发展
东门巷村地理位置虽然优越,但人多地少的矛盾异常突出。近年来,随着国家重点项目和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征用土地,让全村耕地所剩无几。
老百姓没有地,吃什么,收入从哪里来,村里今后的路该怎么走?新上任的村党支部书记杨海云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终于,在经过调研后,他发现本村东荒滩上有60亩耕地。地虽然少,可杨海云却如获至宝。
由于地处偏远,浇水困难,大部分地被撂荒,同时被撂荒的还有附近8个村的440亩耕地。“村里地少,哪怕是1分地,我们都把它当成宝贝,坚决要把它的潜力挖出来。”杨海云说。
经过多次集体讨论,在征求大多数村民意见的基础上,村党支部、村委会决定把这500亩耕流转过来,用于发展特色种养业。在杨海云的带领下,村“两委”动员、组织村里的种植能手成立了乐都县盛农设施农业合作社,通过与相关几个村反复协商,以每亩600~800元的价格将这些土地流转了过来。
温棚建成后,村党支部组织合作社社员发展乐都长辣椒、黄瓜、西红柿等传统优势蔬菜品种,全村年收入达30多万元。而如今的收入,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实事好事推波澜
走进陈玉珍开的农家乐,记者首先被房间的名字吸引住了,“书记家、主任家、社长家”让记者不知所云。
“书记就是村支书,主任就是村主任,社长就是合作社社长。”陈玉珍告诉记者,“要是没有他们,就没有我这个农家乐,更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我用这样的方式,表示对他们的感谢。”
当时为了开办农家乐,陈玉珍一家甚是发愁,没有资金,不懂运作。就在一家人为难的时候,村干部为他们送来了10万元贷款,请专人教他们管理,铺就了她家的致富路。
陈玉珍乐呵呵地说:“农家乐开业后,不到两年的时间,贷款我们就还清了。从来都没想过挣钱会那么快。”如今,全村有15户兴办了农家乐,户均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
近年来,村党支部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作为推动村级发展的有效手段。2008年,东门巷村利用县城扩建工程的实施,组织引导群众按城市规划设计,沿街新建商铺住宅楼70多栋,楼上用于居住,楼下用于出租发展商贸服务业。可是,半年过去了,用于出租的商铺无人问津。最后,在征得村民同意后,所有商铺免费对外出租一年,这才吸引了不少租户。
随着乐都县县城建设的迅速推进,建材产品需求日益增大,如今该村已是商铺林立,发展成了铝合金、塑钢建材市场一条街。
关心群众促和谐
东门巷村通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全村有70户从事商贸服务业的农户,家家至少拥有一个商铺,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20户种养能手通过土地流转发展特色种养业,发展势头良好;10户搞蔬菜贩运,最高的年收入达30万元,最低的也有5万元;15户发展农家乐,年收入均在5万元以上;20户农民掌握了一技之长,在村子附近的硅铁厂等企业务工,月工资3000元左右;近30多户发展个体经营,年收入5万多元。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大多数人都找到了致富增收的路子。
在杨海云的心里,村里家家户户的情况,一笔又一笔的致富账,他再清楚不过。杨海云说:“看到村民一天一天地富起来了,我们当干部的就没有白活,就没有白干。”
“选他们当干部,那会儿就看着他们年轻人能干,有闯劲。”73岁的老党员徐学秀告诉记者,“现在,果真没有看错。他们没有辜负我们老一辈的重托。”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6-13/184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