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豆类市场继续探底棕榈油期价跌势未尽


    受欧元区债务危机影响,市场对棕榈油风险偏好减弱,促使内外期现货价格大幅回落。豆类市场进入下行通道,马来西亚进入棕榈油增产周期,国内棕榈油库存高企,预计棕榈油价格将续弱势格局,甚至存在进一步下跌的空间。

    临池大豆期价下修概率较大

    2011年年底以来,伴随着美国农业部持续下调2011/2012年度南美洲大豆产量,国际投机资金大量涌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豆粕市场,推升期价一路飙涨。对于外盘的“热闹”,国内市场则显得较为平淡,跟涨力度明显较弱,主要由于政府对物价的调控不减,并与相关油脂企业约谈限制调价,使得多头信心不足。

    但是,美国农业部5月份供需报告的偏多定调与CBOT豆类盘面下挫形成了背离。北半球播种正在顺利进行,今年美国大豆播种速度前所未有、生长情况良好。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截至5月20日,美国大豆种植率为76%,高于去年同期的35%和五年均值的42%。而美国大豆出苗率为35%,高于去年同期的10%和五年均值的13%。如果后期天气“给力”,预计新季美国大豆产量将明显增加,而全球大豆供应前景也将积极,会对CBOT盘面远月合约期价形成较大的下行压力。

    目前,在欧元区危机骤然升级、美元指数趁机上涨之际,农产品市场已全面示弱。在宏观面与基本面的双重夹击之下,豆类市场仍将继续探底,而CBOT大豆的下跌空间可能大于大连市场。

    国际棕榈油供应或将无忧

    马来西亚棕榈油局(MPOB)的数据显示,4月份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为127.3万吨,出口量为133.1万吨,库存较3月份下降5.4%至184.8万吨,低于此前市场预期的192万吨。虽然报告呈现中性利多的定调,但大马交易所(BMD)盘面的“节节败退”反映了市场情绪的悲观。

    监测数据显示,5、6月份马来西亚棕榈油将处于年内高速增产周期。统计资料表明,2007至2011年的五年时间里,马来西亚5月份棕榈油产量较4月份增长依次为6.71%、9.81%、8.49%、6.06%和13.74%,若取几年的平均值8.96%的增速,笔者推断,5月份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将达到138.7万吨。相比较而言,其出口形势较为复杂,并不乐观。船运调查机构ITS和SGS公布数据称,5月20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量分别为86.2万吨和84.4万吨,较上月同期仅增加2.1%和3.1%。这表明,产量的增加幅度将远超过出口需求的增速,将导致马来西亚棕榈油的库存消耗不顺畅,并对国际棕榈油价格产生抑制,由此将弱势气氛向国内传导。

    国内棕榈油库存持续高企

    高库存已经成为国内棕榈油市场的常态,而与之对应的是消费的持续低迷。2月初以来,国内港口库存就一直维持在80万吨之上,目前在96.5万吨左右,远高于正常库存50万吨的水平。并且港口出货量迟迟未有放大迹象,当前日成交量甚至回落到3000吨之下,而进口补货依然较多,高库存压力明显。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4月份棕榈油进口累计达177.6万吨,较去年同期的152.9万吨增加16.2%。

    过去的4月份是棕榈油基本面强弱转化的关键月份,但“牛影”未见“熊影”降临,除去金融市场动荡的震慑外,政府对相关油脂企业的“约谈”限价也令终端调价“望而却步”。统计表明,2010年11月下旬至2011年8月初历时8个月的限价令导致棕榈油价格严重滞涨,国内棕榈油指数累计上涨约2.6%。同一时期,CBOT大豆指数上涨约10.2%,今年的情形将如出一辙,有所不同的是,CBOT大豆期价已步入下行通道,市场氛围相对偏淡,预计棕榈油价格将更加难有作为。

    综上所述,宏观面的重创将令投资者心有余悸,基本面“空”气缭绕使棕榈油价格承受较大压力,只见“绿肥红瘦”的内忧外患情景正在上演,棕榈油市场价格筑底周期可能延长。现货贸易商逢低进口仍需谨慎,可先以消化原有库存为主。

    沈国成(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农产品分析师)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棕榈油 大豆 棕榈 数据
下一篇 :现场播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