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晋斌
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山西省河曲县,全县13个乡(镇)所辖的340个行政村大都在山区,一方面村里的“领头雁”文化程度大都在高中以下,人才缺失制约了农村的脱贫致富。另一方面,到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难以融入农村,存在走读现象。
怎么办?2007年起,河曲县委组织部创造环境,用符合大学生村官身心发展的方式,建立村官成长、成才孵化机制,帮助大学生村官快速成长为村里的“领头雁”。4年间,60名大学生村官陆续走上该县乡村、社区、非公有制企业的“一把手”岗位。
工作环境模拟学校式运行
为了帮助大学生村官尽快适应农村环境,河曲县的做法别树一帜:工作上模拟学校式运行,采取班主任制和创业大赛制,用大学生熟悉的方式,架起了他们融入农村的快速路。
大学生村干部张琳担任该县单寨乡马束坪村党支部书记后,县委组织部牵线,给她找了个“班主任”老县长刘三虎,师徒二人根据该村土地多、植被好的优势,确立“种植草木樨、发展养羊业”的帮扶意向。头一年,刘三虎自掏腰包500多元购买种子、雇佣劳力等,在8亩荒地上示范引种草木樨成功。慢慢地,发展畜牧脱贫计划在全村范围实施,张琳这位村支书也完全融入了马束坪村的生产与生活。
老干部担任“班主任”,大学生村官做“一把手”,这样的结对子模式,河曲已经有26例。老干部传帮带,大学生接地气,大大缩短大学生村官的适应和融入过程。
河曲县委组织部推出多种主题的“创业年”竞赛,搭建选拔大学生村干部“一把手”的平台:将创业竞赛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并据此评选“十佳大学生村官”,拿出10万元奖励。业绩突出者,优先推荐上级部门表彰;特别优秀且群众认可者,作为村级组织“一把手”的选用对象。一茬又一茬好苗子在创业大赛中脱颖而出。
过去,该县沙泉乡李家沟村的村民都是买水吃,每立方米的水就要13元,村民不堪负担。创业年竞赛中,大学生村官贾晋杰跑回扶持资金8万元,建起150立方米的集雨场(水窖),解决了村里的吃水问题。当年年底,贾晋杰就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
生活环境培养家庭式感情
一些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干不长、待不住,除了不适应农村工作方式、生活环境,还有一层心理因素:缺乏同伴支持,缺乏有效的精神交流和心灵沟通。
河曲县委组织部用感情留人,开展“节假日亲情问候”、“零距离真情服务”等活动,把县委组织部打造成大学生村干部的温馨之家,在生活上培养家庭式感情。县委组织部还开通“大学生村干部博客”、“大学生村干部联盟QQ群”、大学生村官热线服务电话,及时向大学生村干部提供招考信息等各类服务;为每位大学生村干部购买电压力锅等生活用品;全县90%大学生村干部所在村新建了活动场所,开通了农村党建网,配置了电视、电脑等办公用品。该县的沙坪乡政府还为大学生村干部购置体育活动、文化娱乐等器材;旧县乡建成了“大学生村干部公寓”。
河曲县委组织部在“大学生村干部之家”开设“智慧讲堂”、“智慧书屋”为村官充电。每月开办一期,请组工、乡镇和农村“双强”干部,谈工作经验、讲沟通心得。对需求科技知识的,县委组织部积极协调,把“智慧讲堂”办到高等学府。2007年以来,河曲县委组织部,先后选派30余名大学生村官,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参加苗圃、日光温室大棚种植、网箱养鱼、獭兔、生猪养殖技术培训;先后选派20多位老干部和20多位村官,到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参加为期一周的河曲县“班主任行动”专题培训班;先后选派40余名考核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到县委、县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为期3个月的跟班进修;先后选派30余名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村干部,参与到农业、林业、水利、科技等涉农单位的项目中跟班学习。
创业环境编手册筹保障金
大学生村官有胆识、敢创新,但缺经验、缺资金。河曲县委组织部调动起全县资源,全方位帮扶村官创业。帮扶形式多种多样,有“结对帮带”、“创业帮扶”、“团队创业”等等,为大学生村官创业大开绿灯。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5-24/183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