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新型田间女“管家”


    张云波和国务院奖励给她的大马力拖拉机。

    本报记者 阎红玉 李海涛 文/图

    “大伙说让我接受你们采访时穿得土点儿,像个农民。可我觉得自己是新型农民,要有新型农民的样子。”4月中旬,在吉林省榆树市五棵树镇上一个挂着“田丰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牌子的二层门面房里,1977年出生、快言快语的张云波和记者熟悉后,脱掉了之前特地罩上的军绿色工作服,露出了原本时尚的装束。

    在去年底召开的全国粮食生产表彰奖励大会上,张云波因为在合作社牵头耕种了近7500亩地,出售粮食达到6600多吨,被评为全国种粮售粮大户。

    张云波为什么能种这么多地?秘诀就是开辟了“农机合作社+土地托管”经营模式,实行集中管理,连片种植,统一供应,统一作业。短短三年间,入社农户已从最初的27户发展到320户,托管土地也由57公顷发展到现在的500多公顷。张云波告诉记者,社员将土地托管给合作社,自己锹镐不用动,还拿一样的钱,等于给土地找了一个免费“管家”;而田丰合作社也通过这种发展方式,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合作社,成长为全国百强专业合作社。

    从将信将疑到主动要求托管,当上了“甩手掌柜”的农民从田间解放出来,自己出去赚“外快”

    今年一开春,很多本镇及邻村的农民就纷纷找上门,要求入社托管土地。就在采访过程中,环城乡八家子村那边一个人打来电话,也是说要入社的事。

    农户现在的热情让张云波很欣慰。她忘不了三年前刚推行土地托管模式时,大家的怀疑和犹豫。2008年合作社成立,2009年开始种地时,好不容易动员到了27户农户入社。因为以前没见过这样的合作模式,大部分社员心里都不托底,整天追着问:“你能给我们多少钱?”、“现在能不能给我们钱?”

    “庄稼长在你们家地里,跑不了,秋收时你们看着,收完了拉到你们家放着也可以。”这一季,张云波都在给大家吃定心丸。

    秋收时,她特地租了学校的一个操场,把粮食都堆在那,并在学校开了个兑现会,给大家现场按产量发钱,社员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到了第二年,很多农户便自己找上门来主动要求入社。

    “农民把土地托管给合作社,合作社负责整地、播种、管理、收获、销售全过程,种子、化肥、农机生产作业、储存等费用都由合作社承担垫付,社员一分钱不用投入,秋后按自己耕地与相邻非托管户地块平均产量和市场粮食销售价计算,去掉成本后,进行分红。”张云波说。通过土地托管,实现了规模化经营、机械化生产。当上了“甩手掌柜”的农民从田间解放出来,才有条件出去赚“外快”。

    “一手不伸,一年一垧地给一万多块。”长新村的孙国民告诉记者,他家的一垧半地全部托管给了合作社,去年秋收后分到了1.5万多元钱。他还受雇于合作社,一年中有3个月在开农机,这项收入也有一两万元钱。此外,从“五·一”之后到“上秋”之前,他还干着瓦匠活,一个月就能赚小一万元钱。再加上国家一垧地给的2000多元补贴,一年收入加起来有六七万元。

    “合作社挣的既不是老百姓的钱,也不是国家的钱,而是规模经营、科学种田的钱”

    农民从种到收不用操一点儿心,照样拿种粮的钱;那么合作社从种到收忙活着,挣的是啥钱?张云波告诉记者,合作社挣的既不是老百姓的钱,也不是国家的钱,而是靠提高产量和节约成本来赚钱。

    成本怎么降下来?“2万粒一袋的种子,外面卖200元,我们收190元,机械作业比市场价低得多,对外作业一垧地1500元,我们给社员是1200元。非托管户雇‘牛具’,从春种整地、种地、洒药、除草、施肥、拉粮、拉秸秆等要1000元,我们对社员只收900元。”让利于社员之后,合作社也还是有一部分利润空间。

    张云波整天琢磨着如何让产量再创新高,因为高于非托管农户的那块产量,才是他们能拿的。“土地规模经营小,大型机械吃不饱。”“要想提高单产,必须科学种田。”这都是张云波放在心里、挂在嘴边的话。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玉米 粮食 耕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