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开伟
当前,农村资金“非农化”倾向日益突出,加剧了农村资金供需矛盾:一方面农村生产资金短缺和农民贷款难矛盾突出;另一方面大量农村资金离开农村,造成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因此,解决农村资金短缺矛盾,要想办法留住农村资金,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笔者认为留住农村资金应通过转变“五种方式”来实现。
转变社会支农方式,开凿资金流入通道,使农村成为资金的“蓄水池”即转变政府传统支农方式,从单一扶贫救济、撒胡椒面的方式向资金与项目并重方式转变,大力提供和扶持有市场潜力和规模效益的特色农业产业项目,激活农民投资动力;转变政府传统推动方式,鼓励民间资本用各种不同方式参与农村产业开发和投资创业,鼓励农民用土地经营权、林权等入股经营,或直接用资金投入,让农民资金用在当地,缓解农村资金短缺矛盾。
转变金融改革方式,开凿资金蓄积通道,使农村成为资金的“吸水器”一是转变原有金融改革方式,无论把小额贷款公司改造为村镇银行,还是设立农村资金互助社或农业专业合作社等,都应坚守“四道底线”:即真正把农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真正保证“三农”信贷资金需求;真正保证农用资金不离农;真正保证农村资金用于农业。二是在县下农村设立政策性银行直接吸纳农民资金,为农民服务;并规定县域银行吸收农村资金的一定比例通过补偿方式直接用于“三农”信贷投放。
转变农业信贷方式,开凿资金供给通道,使农村成为资金的“增值器”各级政府制定相应政策激励涉农银行大胆探索适合“三农”季节性、临时性、及时性、层次性等不同需求的信贷投放模式,简化程序,降低费用,优惠利率,拓宽农民信贷需求供给渠道。同时建立长效农产品价格保护机制,使农业产业成为财富增值的重要途径,使农村成为农民投资置业的乐园。
转变政策催化方式,开凿资金激励通道,使农村成为资金的“孵化机”把支农资金的一定比例直接用于农业产业项目投保,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把农业自然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保护农民生产利益。同时,各级财政相应设立农业信贷风险基金和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增强农村资金“造血”功能。
转变农民理财方式,开凿资金投资通道,使农村成为资金的“藏金洞”各级政府帮助农民转变理财方式,让农民实现四个自愿:一是自愿从高利诱惑中解脱出来,杜绝将资金投入不良集资等领域;二是自愿加入农业专业合作社,将富余资金进行余缺调剂;三是自愿进行农业产业及服务项目的开发投入,扩大农业再生产;四是自愿加入农业专业公司,以资金参股,藏资于农,并分享农业产业收益。
如此,则能保证留住农村资金,有效缓解农村供需矛盾。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4-28/182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