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水稻“单改双”面积增加是个好消息


    本报记者 王玉琪

    在年初制定全年重点报道计划时,我和我的同事曾把水稻“单改双”问题作为一个报道重点,因为农业部门提倡的水稻种植“单改双”,在基层推广起来却遇到一定的阻力。政府要推广,农民不接受,原因何在?我们想通过调研一探究竟。然而从今年春耕一线反馈的信息看,南方稻区“单改双”面积已比往年有所增加,农民“单改双”的积极性很高。

    在我的印象中,长江流域的水稻产区过去一直是种“双季稻”的。记得地理课本上也曾介绍,长江流域雨水充沛,气候温暖,适宜种双季稻。由此看来,“双季稻”该是这一区域长期存在的传统种植模式。适宜种双季稻,地理课本上其实只讲了一个自然气候的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期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方式,让农村聚集大量的劳动力,而且农民除了种粮,别无增收渠道。这种模式在农村改革开始后便产生了变化,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出来,留在农村种地的农民以妇女老人居多,羸弱的体力难以支撑双季稻生产所需要的育秧与插秧的劳动强度;农民增收渠道的增多,尤其是打工收入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多种一季水稻的收入对农民来说已经不再看重;农村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气候与自然条件的改变也给双季稻生产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传统的“双季稻”种植模式逐渐被单季稻所代替。

    不要小看“单改双”,这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也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从国家粮食安全的层面上看,多种一季水稻,粮食安全就多一份保证,自然应该大力推进。但从农民的角度上看,多种一季水稻,投入大费神多,还不如出去打工挣得多,有抵触情绪也就在所难免。因此,需要有一个既能保障粮食安全,又能增加农民收入的双赢办法。

    如今水稻“单改双”种植面积在湖南、湖北和江西等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且受到农民欢迎,从中可以看到这样的变化。一是集中育秧和机插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以及机收作业,极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被基层干部誉为推广“单改双”的好抓手。二是去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以后,从中央到地方都极为重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湖南省石门县农民田长军就说:“种了10多年单季稻,今年新修了沟渠,旱涝都不用怕了,我要把6亩水田都种上双季稻。”三是各地通过土地流转和成立专业合作社等形式,将土地集中开展规模经营,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节本增效。

    水稻“单改双”面积增加是个好消息,令人欣喜,同时也告诉我们,政府推行的每一项事业,都要符合农民意愿,不损害农民利益。惟其如此,各项事业才能顺利进行。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双季稻 水稻 气候 土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