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粮食安全是大账该花的一分不能少


    本报记者 杨志华 通讯员 侯刚 郑军 石勇

    4月1日,春光明媚,微风拂面。

    在山东省齐河县10万亩高产创建核心区,绿油油的麦苗长势喜人。农业部组织的全国小麦春季田管暨高产创建现场会代表来到这里参观,赞叹不已。

    这个位于黄河岸边的县,2009、2010年蝉联“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去年,全县小麦、玉米两季单产1165公斤,总产26亿斤,实现了“九连增”,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

    “越丰收越加油,今年我们将继续加大力度,再夺粮食大丰收!”县委书记魏洪祥信心十足地说。

    粮食安全是本大账,不是用钱能算清的

    “去年,小麦单产较上年增长10.9公斤,玉米单产增长23.9公斤,是多年持续的高点增长,很不容易,这得益于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魏洪祥说,“即便年年高产,齐河一年粮食产值也不会超过30亿元,仅相当于一个大一点的企业。可是粮食生产是本大账,事关保安全、惠民生、强基础的大局,不是用钱能算清的。”

    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粮食高产创建的关键。今年,县里继续实行粮食生产党政一把手负责制,把高产创建纳入全县科学发展综合考评体系,制定了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考核办法,加大了对各乡镇高产创建工作的督导力度,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半年初评、年度总评,环环相扣,全面推进。县财政拿出500万元专项资金,对高产创建组织有力、成效显著的乡镇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落实不到位的进行通报批评,有效调动了各乡镇开展高产创建的积极性。为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齐河严格落实小麦直补、良种补贴等惠农政策,2011年共发放各类惠农资金1.6亿元,今年通过“涉农一本通”发放小麦直补资金1.2亿元,并实现了小麦保险全覆盖。

    为引领高产创建,齐河进行了科学规划。专门邀请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和全县农技人员一起,深入调研,对全县粮田规划了高产创建核心区10万亩,示范区50万亩,将核心区建设作为突破口,加大投入力度和技术支撑强度,辐射带动全县百万亩粮田实施整体高产创建。

    事关粮食生产的钱,花得再多也值得

    这几年,齐河地方可用财力只有十几个亿。这个数字,对于齐河这样一个62万人口、52万农业人口的大县来说,相当紧张。县长孟令兴说:“钱再紧,关乎粮食生产的钱,也要勒紧裤腰带,该花的钱一分都不能少!”

    2010年以来,该县先后投入4.73亿元实施了全县农田水利建设、土地整理改造和农田林网“三大工程”,全县农田有效灌溉率大幅提升,百万亩粮田林网覆盖率达到100%,中高产田面积占到了全县耕地的98%。

    同时,作为全县整建制高产创建的“龙头”,县里重点规划建设了10万亩高产创建核心区,总投资1亿多元,疏挖主次干沟140多公里,维修主次干路133公里,大造林网133公里,新打机井及配套1762眼……实现了“沟渠路林结合,桥涵闸井配套,旱能浇、涝能排”。

    技术集成,“八统一”确保关键技术由点到面全落实

    在10万亩核心区内,齐河县规划了5个高产示范片;在50万亩示范区内,规划了15个高产示范片。每个示范片都设立了1处10亩高产攻关田、1处100亩高产示范方和1处50亩以上的新品种新技术试验展示田,试验总结粮食高产的好做法。

    技术集成是高产创建的经验之一,也是从攻关田、示范方、展示田、万亩示范片到整建制推进中的难点之一。齐河县副县长石连革介绍,在10万亩核心区内实行技术人员包乡、包村责任制,每个示范片确立了1名技术负责人,抓好秸秆还田、深耕、测土配方施肥、良种供应、宽幅精量播种、氮肥后移、“一喷三防”、病虫害统防统治“八统一”,使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率达到100%。

    为推进关键技术由点到面全面开花,齐河县加强了科技队伍建设,一方面聘请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的10多名知名教授,常年担任县粮食生产技术顾问;另一方面组建了61人的农技队伍,每个乡镇配备了不少于10人的农技推广队伍,示范区每村选择了10个科技示范户,形成由专家教授和县乡技术人员、村种粮能手组成的科技服务网络。县里成立由12名具有高、中级职称的农业技术骨干组成的“专家讲师团”,组织开展了“千村万户农民培训工程”,对乡技术人员、村科技带头户、种粮大户进行技术培训,推进先进农业技术从点到面推广普及。自2010年以来,累计培训群众10万多人次,发放技术明白纸20多万份。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麦 粮食 玉米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