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坚持真抓实干全面推进农业国际合作


    发展中国家普遍重视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为我国输出农业技术和理念提供了巨大空间。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危机中更加意识到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下决心增加农业投资,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总体来看,世界粮食供给偏紧的态势将长期存在,粮食领域的国际合作存在强烈需求,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提高农业发展水平,这为我国对外输出农业技术和理念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机会。

    部分发达国家经济低迷,为我国提升全球农业资源配置能力和农业国际影响力创造了宝贵机遇。受到经济低迷拖累,一些过去在世界粮农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发达国家影响力减弱,势力范围有所下降,国际社会不得不更多依靠中国为首的新兴国家解决全球性问题。当前,发达国家一方面希望打开中国的农产品市场,另一方面也希望搭上中国的发展快车,共同实现农业的增长和经济的复苏,给我国在全球配置农业资源,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

    我国农业发展持续向好,为深化我国农业国际合作工作奠定了更加坚实基础。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历史罕见的“八连增”,农民收入实现“八连快”,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都是做好农业国际合作的坚实基础。在传统的双边援助基础上,建立了FAO南南合作、亚洲合作对话、中非合作论坛等一套多双边合作机制,促进了农业经济贸易的新发展。

    记者:俗话说,“机遇与挑战并存”。虽然我们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基础,但我们还应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和挑战都有哪些?如何客观分析和认识这些困难和挑战?

    牛盾:机遇不容错过,挑战不可忽视。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世界经济复苏缓慢,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农产品贸易形势严峻。总体来看,外部市场环境并不乐观,尤其是我们传统的欧美市场面临萎缩的风险,这些国家消费者购买力下降也制约我国出口农产品价值和效益提升。金融危机发生后,虽然国际社会多次呼吁各国加强政策协调,但事实上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范围内抬头。除了供需基本面的因素,气候变化、生物质能源、投机资本等非传统因素也大大增加了国际农产品市场的变数和不确定性。

    二是发达国家加快全球农业战略布局,把我国作为其开拓市场、攫取利润的目标。发达国家依托其跨国公司的垄断力量,不断强化全球粮源、物流、贸易、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布局,对资源性、战略性重要农产品市场的掌控力度加大。国际资本通过并购、参股等形式介入我国食用油、乳制品、肉类等多个行业,并且将触角从加工领域延伸到粮食收购、批发流通甚至是种植环节,这将对我国小规模农业的产业安全带来潜在威胁。现实中,世界范围内的农业资源争夺越来越激烈。一些国家还采取主要针对我国的土地限制性政策,对我国农业对外开放带来了新的挑战。

    三是资源约束趋紧,农业基础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将经受考验。第一,我国农业小规模生产特性难以改变,与主要农产品出口国的竞争力差距将长期存在甚至可能扩大。第二,立足国内实现农产品自给压力不断增大,农产品市场必须进一步开放。随着国内外农产品市场联动性进一步加强,国际市场波动通过贸易快速传导到国内。2011年,我国三大粮食产品(小麦、玉米、稻谷)全都变成净进口,虽然进口与国内产量相比规模较小,但对其趋势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进行监测分析。我们怎么适时适度进口、防止国际市场冲击,值得认真思考。第三,从内部看,我国农业对外开放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还很不完善。我国尚未形成稳定的企业境外投资合作和国外农业信息分析研究体系,扶持农业“走出去”政策措施、国际农业信息平台、优势农产品国际营销促销体系以及公共服务的力量亟待加强。

    明确任务,理清农业国际合作工作的思路和重点

    记者:2012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十分重要的一年,承上启下。我们将迎来党的十八大召开,“十二五”规划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今明两年的农业国际合作工作的立足点是什么?

    牛盾:我们要把用好国内农业资源与用好国际农业资源更好地结合起来,把“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把维护自身利益与兼顾他国合理关切更好地结合起来,深入推进多边双边农业务实合作,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涉农事务中的建设性作用,努力提高农业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为实现我国“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目标任务、服务国家总体外交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外部条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强化 粮食 农业资源 总体
下一篇 :编者按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