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里,地膜和小麦相互映衬,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夏树 何兰生 焦宏 吴晓燕 施维
这里十年九旱,偏僻乡村农民走亲戚仍有送上一桶水的习俗。清代左宗棠曾感叹其“苦瘠甲于天下”。之所以苦,缺水是根本原因。土地因缺水而贫瘠,农作物因干涸而萎缩,水贵如油,从生产到生活,梦想和绝望都源于一个“水”字;
这里因为黄土、青藏和内蒙古三大高原的交汇挤压,域内地理地貌特殊,汛期来临时久旱的泥土遇水即溃,跑水、跑土、跑肥成为常态,农民一年劳作的成果瞬间被冲走;
但就是在这样一块基本被认定为不适宜进行农业生产的土地上,2011年,甘肃粮食生产却交上了一份漂亮的答卷,总产首次突破1000万吨,成功实现粮食从依靠调入到供需平衡有余的根本性转变。
从1983年首次突破500万吨,到2011年突破1000万吨大关,在自然条件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前提下,甘肃省在不到30年的时间内实现粮食总产量翻一番,特别是近三年每年增加50万吨,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它的每一个脚印都书写着我国旱作农业新的突破,它登上的每一个新台阶,都彰显着我国粮食增产又一个希望所在。
甘肃省用实践证明,即使在旱作地区,农业依旧大有可为,粮食增产依旧大有潜力可挖。
从对抗性农业向适应性农业转变:旱情可以不再是灾情
1000万吨粮食,与一些粮食主产省相比,这个数字也许并不算突出,但是,只有终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才能读懂其背后的内涵与意义。
“我们是用相当于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50%,生产了相当于全国人均占有90%的粮食。”采访中,甘肃省农牧厅厅长武文斌特别强调这一点。
甘肃省年平均降水量307年毫米,且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降水不足,时空分布不均,造成旱灾频发。当地一位农业干部对记者说:“在甘肃,干旱已经不是偶发性灾难,而是一种自然条件。”
甘肃旱地面积3600万亩,约占耕地总面积的70%,主要集中在黄河以东地区。天上水太少,地下水太深,黄河水太远,远距离高扬程运输,农民用不起。水资源匮乏,三“太”成为严重制约甘肃农业最大的瓶颈。
多年前,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甘肃考察时曾评价说,甘肃旱作区的大部分区域不具备农业生产的条件。
但是,“这个旱作区域占甘肃70%的耕地,居住着甘肃70%的农村人口,是甘肃省也是全国贫困人口聚居区。农业不发展,农民脱贫致富就无从谈起,解决这个地区的发展问题是甘肃省绕不过去的难题。”谈及甘肃省未来的发展,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把旱作区农业发展置于重要位置。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灌区一直是甘肃农业发展的重点领域,随着灌区农业生产能力的逐渐挖掘以及旱区发展的要求愈加迫切,甘肃省开始深入考量省情、农情,重新思考一个重要的问题——旱作地区是否可以发展高产农业?
事实上,对于这个问题的求解,甘肃省一直在探索。曾任甘肃省农牧厅副厅长的全国政协委员、旱作农业专家尚勋武告诉记者,历史上,甘肃省的粮食种植主要以小麦等夏粮作物为主,但是受制于水资源的短缺,产量长期徘徊在较低的水平上。为此,甘肃省科研技术人员积极针对小麦生产开展抗旱技术的研究,希望能依靠技术支撑推动小麦等夏粮作物生产水平有一个较高的提升。但是成效并不明显。2005年全省旱作区粮食平均亩产只有178公斤,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8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1公斤。
“最根本的原因是,甘肃旱作区降水时间分布与小麦等夏粮作物的生产期错位,在小麦出苗、拔节、灌浆的关键阶段往往是最干旱的时期。在这种情况下,做小麦文章确实很难突破。”甘肃省农牧厅总经济师梁仲科说。
甘肃省的旱作农业究竟应该往哪个方向发展?经过进一步论证,人们发现,甘肃旱灾发生的年份,并不是全年降水最少的年份;甘肃旱灾主要发生在春夏季,所谓十年九旱也是指夏季小麦受旱,而秋季几乎没有旱灾。全年降水可以满足多数旱地作物生长,但玉米、马铃薯等高产作物在5月份受旱常常无法下种是关键制约。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4-11/181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