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科技支撑现代烟草农业


    2012年新春伊始,中央发布第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多年来,烟草行业认真贯彻历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积极反哺农业,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加强以烟田水利设施、农业机械为主的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烟叶生产科技创新工作,为以老少边穷地区为主的烟叶种植区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了强劲动力。              ——编者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我国,烟叶种植区大部分位于山区丘陵地带,农业设施装备条件薄弱,科技创新及成果推广与平原地区有一定差距。多年来,烟草行业坚持“始终把烟农利益放在心上”,致力于改善烟叶种植区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把烟叶生产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为发展现代烟草农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012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特别提出要“重基础”,即保持烟叶生产稳定发展。其中重点要求通过改善生产条件、推进科技进步、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等措施,提升烟叶种植加工水平、减工降本、促进农民增收。

    目前,我国烟草农业科技进步持续推进,烟叶质量明显提高,烟草新品种选育、集约化育苗、密集式烘烤、无公害烟叶生产、烟草农用机械、信息化应用等技术研究均取得了较大突破。

    新技术“百花齐放”

    2月底,贵州烟叶种植区,一盘盘整齐的烟苗安静地躺在育苗工场里,静静地吸收着各种养分,积蓄着力量;在福建烟叶种植区,“翠碧一号”已经“先人一步”被移栽到了烟田,露出嫩绿的苗尖,展露春的生机和希望;云南烟叶种植区,繁蜂设施里的工作人员正在为繁殖一种烟草害虫的天敌——烟蚜茧蜂紧张地忙碌着……

    在这些生产场景的背后,处处都藏有科技的影子。

    育苗是烟叶生产的重要技术环节,培育壮苗是优质烟叶生产的关键技术,是保障烟株大田营养生长和成熟采收的重要基础。按照传统的方式,每户烟农都要自己动手育苗。从基本物资的准备到播种、出苗期管理,光育苗就要花费两个多月,成本高且病虫害多。通过不断探索,烟草行业逐步建立了一个以漂浮育苗为主、托盘育苗为辅的集约化育苗技术体系。这种现代农业的技术方法便于管理,降低了成本,且培育出来的烟苗健壮无病虫害,有利于增产增收。

    类似的科技创新已经覆盖到烟叶种植的各个环节。

    提高烟叶品质的关键因素是品种。近年来,烟草行业相继育成和引进了一批优质抗病烟叶新品种。据了解,目前我国烤烟自育品种的种植面积占全国烟叶生产总面积的比重已达一半以上。从自育品种种植比例来看,烟草农业走在了大农业生产前列。

    在很多烟农眼里,烘烤曾是最难、最费工夫的环节。过去每到烘烤时节,烟农夫妻俩几天时间里轮流守着一个烤房,两三个小时加一次煤,还要不时透过观察窗,察看烟叶颜色变化,火小了添煤,火过旺了把煤扒出来,基本睡不上踏实觉。近几年推广的密集式烘烤技术不仅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还提高了烟叶外观质量和烟叶香气,节煤省电,减少了烟农的烘烤成本。

    上述只是烟草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一部分。近年来,烟草行业在烟草基因检测、基本烟田治理、特色优质烟叶开发、烟草农业机械开发与应用、土壤改良、平衡施肥、绿肥使用、节水灌溉等重大专项和关键技术环节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各种新技术呈“百花齐放”态势,有力推动了“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目标的实现。

    轻松种烟机械化

    “再也不用像牛一样干活儿了。有了这些‘铁疙瘩’,现在真的是轻轻松松种烟。”谈起烟叶生产方式的变化,贵州省遵义县乐山镇后庆村烟农邹代全一脸兴奋。在他的记忆里,从2005年起,烟草行业加强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机械化耕作就进入了贵州烟区的田间地头,“铁疙瘩”即是机械化耕作中使用的农机具。

    传统烟叶生产中,整地、施肥、起垄、移栽、覆膜、中耕、编烟等生产过程都要靠人工来完成,费时费力不说,还有可能影响烟叶的产量和质量。随着烟叶种植规模化的发展,机械化已成为“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的必要手段。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育苗 烟草 品种 绿肥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