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 正文 返回 打印

科技支撑现代烟草农业

网友投稿  2012-03-10  互联网

    2012年新春伊始,中央发布第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多年来,烟草行业认真贯彻历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积极反哺农业,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加强以烟田水利设施、农业机械为主的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烟叶生产科技创新工作,为以老少边穷地区为主的烟叶种植区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了强劲动力。              ——编者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我国,烟叶种植区大部分位于山区丘陵地带,农业设施装备条件薄弱,科技创新及成果推广与平原地区有一定差距。多年来,烟草行业坚持“始终把烟农利益放在心上”,致力于改善烟叶种植区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把烟叶生产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为发展现代烟草农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012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特别提出要“重基础”,即保持烟叶生产稳定发展。其中重点要求通过改善生产条件、推进科技进步、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等措施,提升烟叶种植加工水平、减工降本、促进农民增收。

    目前,我国烟草农业科技进步持续推进,烟叶质量明显提高,烟草新品种选育、集约化育苗、密集式烘烤、无公害烟叶生产、烟草农用机械、信息化应用等技术研究均取得了较大突破。

    新技术“百花齐放”

    2月底,贵州烟叶种植区,一盘盘整齐的烟苗安静地躺在育苗工场里,静静地吸收着各种养分,积蓄着力量;在福建烟叶种植区,“翠碧一号”已经“先人一步”被移栽到了烟田,露出嫩绿的苗尖,展露春的生机和希望;云南烟叶种植区,繁蜂设施里的工作人员正在为繁殖一种烟草害虫的天敌——烟蚜茧蜂紧张地忙碌着……

    在这些生产场景的背后,处处都藏有科技的影子。

    育苗是烟叶生产的重要技术环节,培育壮苗是优质烟叶生产的关键技术,是保障烟株大田营养生长和成熟采收的重要基础。按照传统的方式,每户烟农都要自己动手育苗。从基本物资的准备到播种、出苗期管理,光育苗就要花费两个多月,成本高且病虫害多。通过不断探索,烟草行业逐步建立了一个以漂浮育苗为主、托盘育苗为辅的集约化育苗技术体系。这种现代农业的技术方法便于管理,降低了成本,且培育出来的烟苗健壮无病虫害,有利于增产增收。

    类似的科技创新已经覆盖到烟叶种植的各个环节。

    提高烟叶品质的关键因素是品种。近年来,烟草行业相继育成和引进了一批优质抗病烟叶新品种。据了解,目前我国烤烟自育品种的种植面积占全国烟叶生产总面积的比重已达一半以上。从自育品种种植比例来看,烟草农业走在了大农业生产前列。

    在很多烟农眼里,烘烤曾是最难、最费工夫的环节。过去每到烘烤时节,烟农夫妻俩几天时间里轮流守着一个烤房,两三个小时加一次煤,还要不时透过观察窗,察看烟叶颜色变化,火小了添煤,火过旺了把煤扒出来,基本睡不上踏实觉。近几年推广的密集式烘烤技术不仅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还提高了烟叶外观质量和烟叶香气,节煤省电,减少了烟农的烘烤成本。

    上述只是烟草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一部分。近年来,烟草行业在烟草基因检测、基本烟田治理、特色优质烟叶开发、烟草农业机械开发与应用、土壤改良、平衡施肥、绿肥使用、节水灌溉等重大专项和关键技术环节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各种新技术呈“百花齐放”态势,有力推动了“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目标的实现。

    轻松种烟机械化

    “再也不用像牛一样干活儿了。有了这些‘铁疙瘩’,现在真的是轻轻松松种烟。”谈起烟叶生产方式的变化,贵州省遵义县乐山镇后庆村烟农邹代全一脸兴奋。在他的记忆里,从2005年起,烟草行业加强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机械化耕作就进入了贵州烟区的田间地头,“铁疙瘩”即是机械化耕作中使用的农机具。

    传统烟叶生产中,整地、施肥、起垄、移栽、覆膜、中耕、编烟等生产过程都要靠人工来完成,费时费力不说,还有可能影响烟叶的产量和质量。随着烟叶种植规模化的发展,机械化已成为“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的必要手段。

    近年来,烟草行业采取自行研制、联合攻关、烟农创新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烟用农机具创新研发工作。如今,播种、烟苗剪叶、起垄、盖膜、病虫防治、编烟、清除烟秆等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作业覆盖面越来越高。

    在四川烟叶种植区,由于大部分是山区,平原地区的农业机械适用度并不高。但与山地相匹配、与烟叶生产相匹配的适用农业机械的研发和推广工作也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大幅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也提高了烟叶生产的标准化程度。

    信息化大显身手

    基层烟站技术员遇到烟叶生产中的难题,一时无法解决,在计算机上发出“求助”信息,邀请数位专家在网上“会诊”,问题得到很快解决。

    在一座全自动立体育苗大棚中,一排排摆放整齐的烟苗托盘在电脑的指挥下交叉往返,轮流接受阳光的“爱抚”。

    一炉烟叶被送入密集式烤房后,通过电子控制系统,对烤房的温度、湿度、时长等参数实行全程系统化数字控制,不仅提高了烘烤质量,还节约了热能。

    一个打包好的烟包,其在烟站、运输途中、烟叶抽检处、堆垛仓储等各个环节均有迹可查,工作人员可以对烟叶质量、烟叶储运全程实时监控以及过程信息回溯。

    上述场景并非虚拟,如今正真实地发生在烟叶生产当中,信息化技术已在烟叶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河南烟叶种植区,笔者看到信息化管理正逐步贯穿于“合同种植、入户预检、编码收购、支付结算、考核评价、质量管理、工商协同”等整个烟叶业务流程。拿收购环节来说,烟农一户一张“IC卡”,卡上记录了每户烟农的姓名、住址、合同种植面积、种植品种、合同收购量等信息。烟农到烟站交售烟叶时,收购软件会自动读取卡上的信息,将收购款即时打入烟农的电子账户。

    在湖南烟叶种植区,当地烟草部门建立了“湖南烟区土壤信息与平衡施肥专家决策系统”,只要在系统上输入省内某种植烟叶的乡镇甚至行政村、组,就可以得到当地的最佳施肥方案,极大地方便了基层技术员开展技术指导工作,提高了烟叶的科技含量。

    自育品种种植截至2011年,全国共审(认)定国内选育烤烟品种73个。其中,“云烟87”、“云烟97”、“中烟100”等品种已经成为烟叶生产中的主栽品种。目前我国烤烟自育品种的种植面积占全国烟叶生产总面积的比重已达一半以上。

    漂浮育苗烤烟漂浮育苗是当前世界上比较先进的一种育苗方法,可以培育出无病、茎高、均匀一致的壮苗,提高烟叶的产量与质量。2011年,在烟叶生产中,漂浮育苗已占移栽面积的87.7%。育苗大棚闲置期的综合利用也增加了烟农收入。

    机械化作业在以山区为主的烟叶种植区,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对于促进减工增效意义重大。2011年,全国烟叶种植区机械化深耕整地达74.2%;机械起垄达56.9%;机械中耕达19%。

    土壤改良烟叶种植区深入推行以烟为主耕作制度,推广绿肥种植、前茬作物调整措施。2011年,全国饼肥使用面积达到811.2万亩,绿肥种植面积达到254.6万亩。“沃土工程”开始试点,通过科学轮作,实现烟地用养结合。

    密集烘烤密集式烤房安全、节能、高效,烘烤成本和投入产出比等多项指标优于普通烤房,受到烟农普遍欢迎。目前,全国5座以上烤房群(包括烘烤工场)50404处,烤能达到2067万担。烤房设施的综合利用还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

    “绿色”生产新潮流

    在烟田里种植某种绿色植物,然后将其翻耕到土壤里培肥,同时起到改良土壤结构、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的作用——近年来,这样一种烟草有机肥料生产技术正广泛应用于南方多个烟叶种植区。

    对于烟叶生产来说,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安全、发展环境友好型的“绿色”烟叶生产技术是烟草行业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要求。

    《烟草行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针对不同区域的烟叶生产特点,开展烟叶质量与环境关系、特色烟叶开发、优质高效安全栽培技术和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等方面的研究,解决对烟叶生产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技术问题,提高烟叶品质和生产综合效益。”

    与之相应的是,从云南玉溪到贵州毕节,从湖北恩施到福建武夷山区,绿色有机生态烟叶正在全国各主要烟叶种植区得以推广,引领了绿色种植的潮流。

    烟草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利用自然界普遍存在的食物链规律“以虫治虫”——高科技产物“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即顺应了当前烟叶“绿色”生产和“优质低危害烟叶”发展趋势,与烟草行业提高烟叶安全性、确保烟叶质量安全的发展理念高度契合,在云南烟叶种植区取得了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科技的作用还体现在生产管理的多个方面。过去种植烟叶,由于不注重培育土地肥力,烟株蓄不住营养,产量低、质量差,容易出现严重的烟叶病虫害。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很多烟区加大了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大力推行科学轮作、有机肥使用等技术,实施有机生态型烟叶种植模式。

    “通过研究应用‘绿色’烟叶生产技术,实现烟叶原料的生态、优质、安全,既是烟草行业响应国家发展绿色生态经济的号召,也是保护土壤和生态环境、促进烟草农业可持续发展、发展环境友好型烟草产业的需要,对树立绿色发展的环保理念,为整个大农业的绿色、环保发展提供借鉴经验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位资深科技专家表示。

    链接

 烟叶生产主要科技推广措施

    自育品种种植截至2011 年,全国共审(认)定国内选育烤烟品种73 个。其中,“ 云烟87”、“ 云烟97”、“ 中烟100”等品种已经成为烟叶生产中的主
栽品种。目前我国烤烟自育品种的种植面积占全国烟叶生产总面积的比重已达一半以上。

    漂浮育苗烤烟漂浮育苗是当前世界上比较先进的一种育苗方法,可以培育出无病、茎高、均匀一致的壮苗,提高烟叶的产量与质量。2011 年,在烟叶生产中,漂浮育苗已占移栽面积的87.7%。育苗大棚闲置期的综合利用也增加了烟农收入。
机械化作业在以山区为主的烟叶种植区,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对于促进减工增效意义重大。2011 年,全国烟叶种植区机械化深耕整地达74.2%;机械起垄达56.9%;机械中耕达19%。土壤改良烟叶种植区深入推行以烟为主耕作制度,推广绿肥种植、前茬作物调整措施。2011 年,全国饼肥使用面积达到811.2 万亩,绿肥种植面积达到254.6 万亩。“沃土工程”开始试点,通过科学轮作,实现烟地用养结合。
密集烘烤密集式烤房安全、节能、高效,烘烤成本和投入产出比等多项指标优于普通烤房,受到烟农普遍欢迎。目前,全国5 座以上烤房群(包括烘烤工场)50404 处,烤能达到2067万担。烤房设施的综合利用还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



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3-10/180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