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既要“硬指标”更要“真感觉”


    本报记者 何红卫 通讯员 胡定平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政府工作的根本任务。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要坚持‘稳中求进’,我理解既是发展之‘进’,也是民生之‘进’,就是要在推进科学发展中提高、改善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满足人们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全国人大代表、湖北潜江市委书记朱汉桥认为,民生幸福需要“硬指标”,更要“真感觉”。

    民有所求,我有所应。朱汉桥说,潜江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幸福指数高不高作为检验各项工作的标准,把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政绩的硬指标,把市级新增财力更多地向民生倾斜,出台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促进了富民与强市统一。过去的五年,是潜江经济发展最快,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时期。2011年,潜江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78.2亿元,同比增长15.2%,是2006年的2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4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561元、7684元,同比增长12.1%和18.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超过GDP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速,是历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潜江连续7年被评为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市。经济的健康快速增长为“幸福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5年来,潜江围绕“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累计投入17亿元,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仅2011年就投资4亿多元,实施了农村安全饮水、通村公路、电网改造等一批惠民工程,新解决了3万人安全饮水,新建了148个农家书屋,按进度完成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改革任务,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均达100%,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80%以上。各级财政近三年累计为新农合投入补助资金2.7亿元,政府举办的所有基层医疗机构和村卫生室全部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零售价与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前平均降幅达50%,群众用药负担明显减轻。老百姓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去年,潜江市荣膺“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

    “让生活更美好、让民生更幸福,是执政者不懈追求的目标”。朱汉桥说,群众的幸福指数很实在,看得见摸得着。必须时时刻刻将群众冷暖装在心里,重视公平正义,不断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只有这样,群众才会感觉舒心、安全、踏实,获得快乐和尊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民人均纯收入 安全饮水 政策措施 连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