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何红卫 通讯员 刘明达
在大别山深处,有这样一位大学生村官。三年里,他在山村安营扎寨,既任村官,又当猪倌,还兼茶农,与全体干部群众一起艰苦创业,使该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他的勤奋、执着、坚守,感动了全村,感动了全县,感动了全国……他就是CCTV2011年度三农人物、原湖北省英山县温泉镇百丈河村党支部副书记高金磊,他为20多万大学生村官赢得了殊荣,在全国亿万人民面前展现了新时期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他的青春选择:“山村有我的期盼”
百丈河村地处鄂皖两省三县交界处,平均海拔750米,是一个远离英山县城的高寒山村。
2008年,从三峡大学法学专业毕业的高金磊,已经在武汉找到了一份薪水丰厚的工作,并深得公司老总信任,拟派往长沙分公司任项目经理。而与此同时,湖北省正公开选聘首届大学生村官。何去何从,他面临着多种选择。
高金磊于1985年出生于黄冈市浠水县团陂镇五峰村,家庭经济困难。2004年为支持他考上大学,家里卖掉了栖身20余年的房子,两个读中专的姐姐选择了退学。“我读书都是两个姐姐打工供的,家里人对我‘跳出农门’寄予厚望。”高金磊动情地说,“但我的梦在农村,我的舞台在农村。”“好不容易跳出山门”的高金磊毅然决定应聘大学生村官,重回山门,到家乡大别山山村工作。
他的决定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来自对农村深深的情,对父老乡亲深深的爱。他的根在山区,他的情在农村。
在冲破阻力当上大学生村官不久,高金磊做出的又一个选择更让亲朋好友感到大出意外。他要办养猪场,做猪倌!这个想法一经说出,就遭到了他们的一致反对,“铺天盖地的讽刺声、嘲笑声不绝于耳。”
2011年,高金磊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湖北省地税系统的公务员,而他却再一次选择了留在山村。有人说他“太傻”,但更多的人则支持他鼓励他“走好自己的路”。
从热闹的校园到偏僻的山村,他要面对的不仅有巨大的反差,还有世俗的偏见。既然选择了,就义无反顾。三年来,他把梦想放飞在高山,用自己的青春与热血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2009年7月,担任村主任助理的他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他相继被评为“全国农业青年致富带头人”、“全国服务三农人物”、“湖北省2010十佳大学生村官”、“CCTV2011年度三农人物”。
他的村官之路:“我只想实实在在为村民做点事”
“既然选择了基层之路,就意味着奉献。到农村不是当官,而是做事;不是权力,而是责任。我只想实实在在为村民做点事。”这是高金磊写在自己日记里的一句话。
他一放下行囊,就开始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尽快把自己融入到农村生活之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村民的欢迎和信任。
他从最小的事做起,发放农业技术简报,调查洪水灾情,办理合作医疗,检查户外卫生……“这些看似特别小的事,却都是村民们的大事。”
苦活累活他抢着干。茶叶是村里的支柱产业,每年春天在产茶旺季,为帮助茶农们多产茶,他自愿到茶厂工作,经常从上午9点干到次日凌晨3点,累得疲惫不堪。大家劝他休息,他笑着说:“我年轻,没事。”为了养好猪,他直接把家安在猪场。“猪场里的气味一般人进去几分钟就受不了,可他一住就3年,从不挪地。靠墙一个箱子,墙上拉一个晾衣绳,床下两双沾满黄泥的解放鞋。”村民们至今记忆犹新。
哪里危险哪里就有他身影。2010年6月18日,暴雨如注,他放心不下山头几家贫困户,冒着倾盆大雨爬了半个多小时的山路赶到山头,迅速帮助村民撤离。次日村民的房屋倒塌了,村民的生命却得救了。他们眼含热泪拉着他的手说:“谢谢小高书记啊,要不是你的帮忙,我们现在都不知道在哪里了。”
不分份内份外事他都尽力做好。他筹划了村第一届农民运动会,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管理农家书屋,细致地编写借阅管理册、整理图书;开办电脑技术、普通话和养殖技术培训班,不厌其烦地给村民们教授自编的课件,直至他们领会。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3-03/180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