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张范村的笑声


    本报记者  吴晋斌

    几杯酒下肚后,王哲华不再拘谨,渐渐能放开了,对方军说:“我家有3辆汽车,两辆是货车,一辆收猪、一辆送肉、一辆是轿车,我开。村里经费紧张时,我能从儿子和老伴手里骗出钱来先垫支。”

    大家哈哈大笑。顿时,气氛活跃起来。

    2月15日,农业部百乡万户山西调查组组长、办公厅副主任方军一行来到曲沃县史村镇张范村,在大棚里一边劳动、一边调查。中午在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哲华家吃农家饭,王哲华觉得这几个北京人“很不赖”,能交朋友。

    王哲华介绍说,张范村现有耕地1600亩,人口800人。5年前,张范村还是有名的穷村、差村、乱村。如今村里有蔬菜大棚150多个,基本达到户均一个棚,正在积极创建国家级蔬菜标准园。靠科技增收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大多数种植户都有技术员资格证。

    2月15日是方军一行4人第二次到张范村调查,从2月8日起他们的足迹遍及曲沃县的7个乡镇,奔波在田间地头、农技站、农资店、菜市场,了解农情、宣讲中央惠农政策,给基层的干部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上午9点多,调查组一行进入8号大棚时,女主人万小倩正在忙着采摘黄瓜,方军等人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很快学会了如何摘黄瓜,一边干,一边和万小倩唠嗑。很快,就从万小倩嘴里了解到了她家的基本情况和种植大棚的酸甜苦辣。

    万小倩说,蔬菜大棚种植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许多种植户为保证种苗的质量已经不再自己育苗,然而周边的种苗基地规模小,不能满足供应,需要从外地调运,加大了成本。方军答应一定会把广大种植户的难处反映上去。

    听了这话,只见万小倩紧皱的眉头变得舒展起来。

    谈及收入和技术,万小倩脸上的表情变得丰富起来,她的大棚占地1.8亩,种植黄瓜和苦瓜,县里请的技术专家和省里来的专家都在村里讲过课,她参加了培训,因此大棚里涉及的技术活她处理起来基本上轻车熟路。这几天黄瓜地头价每斤一块七左右,这个价格很可观。春节前甚至卖到七块钱。每年大棚的纯收入在六七万元左右。万小倩的父母也种了一个大棚,收成比她还好。

    干着,聊着,结束劳动时已是中午12点多,刚出大棚,王哲华骑着摩托来邀请大家到他家吃饭。

    65岁的王哲华,骑着摩托领着调查组一行从村里的“生产区”驶向“生活区”。吃着,聊着,老王的话匣子打开了。

    王哲华做村官前是远近有名的屠宰户,为附近驻地官兵供应猪肉已有26个年头。现在送猪肉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儿子手里,王哲华成为“脱产干部”。日子过得很是殷实。

    老王2000年被村民选为村委会主任,2003年入党后,成为村里的“一肩挑”,2007年村里借着中央和省市县惠农政策的实施,有了水源、柏油路,开始发展设施蔬菜,并踏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快速道,科技成为了村民增收的武器,学科技用科技成为这个村庄的时髦,随着闭路电视进大棚,农民干脆以棚为家,吃住在大棚。

    有了生产发展,其他建设乘势而进,村庄变得和谐起来。

    午饭后,没有休息,王哲华做向导,调查组继续深入农户调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棚 黄瓜 种苗 蔬菜大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