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民和模式”创新高原现代农业


    转导乡前坪村村民马正蛟前年种植全膜玉米40亩,凭借丰富的秸秆饲料又发展起了肉牛育肥。一年纯收入达10万元。2011年他又通过土地流转,种植全膜玉米300余亩。现在的目标就是再扩大肉牛育肥规模,向产业化迈进。

    发展:高原生态品牌崭露头角

    “我们要立足民和独特的高原气候、充足的光照条件等优势,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人强我特’的思路,主打高原生态绿色品牌,强力推进以优质设施果品为主导的现代设施农业,早日把民和打造成全省的‘果盘子’。”赵雄说。

    长期以来,民和传统的种养模式小而全、多而杂,“看什么有什么,要什么没什么”成为民和农业现状的真实写照。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打造自己的农业品牌,民和县努力避开周边地区产业发展的强势,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

    2010年,1.39万亩的总堡乡万亩设施果品基地开工建设。民和县与北京平谷区、安徽巢湖市在果品引进、蔬菜生产、水产养殖和农产品深加工等农业生产及产业化方面开展互助合作,引进和推广红提葡萄、人参果等名特优良种78种,促使设施农业产业由注重规模发展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

    “好品种来了,要是没人懂得怎么种,还是没用。”民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马文全说,“我们专门组织了大批农技人员对当地农民群众进行培训,全面承包温棚的育苗、定植、土壤培肥、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收获等关键环节的技术服务工作。”

    目前,民和县已建成标准温室5200栋(深冬式1300栋),完成投资6900万元,建成以种植红提葡萄、冬桃、枇杷等为主的优质设施果品温室500栋。基地建成后,将年产果品8745吨,蔬菜9011吨,可实现经济收入1亿元以上。

    特色主导产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提高。特别是打造以优质果品为主的高原特色品牌成为民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民和人参果、天露雪桃、湟乳乳制品等特色品牌初具竞争力。

    “这些品牌,在民和就像是冉冉升起的朝阳,这是民和现代农业的未来,也是民和农业大发展的希望。”沙德林说。

    资金:多条渠道注水,一个池子蓄水

    据统计,2008年以来,民和县用于现代农业发展的资金达到3.95亿元,其中争取中央和省地资金2.56亿元,县财政投入1728万元,企业和农户投入1.22亿元。

    数据背后承载了民和县农业投资方式的大转变。

    民和县探索出的“多条渠道注水,一个池子蓄水”式的农业投资方式,实现了从以往“撒胡椒面”式的各自分散到“集沙成塔”式的高度集合,大大促进了民和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形成了多元化的投入新格局,激活和带动了全社会对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投入,构建起了“民和模式”现代农业发展资金保障的“蓄水池”。

    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实施“打造河湟特色现代农业百里长廊”战略,要求农牧、财政、水利、交通、扶贫等相关部门从项目、资金、技术多方位给予大力支持。民和县作为战略发展获益者之一,获得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针对农业生产环节特别是影响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良种良法推广等关键环节,民和县按照“资金性质不变、管理渠道不变、统一规划、各司其职、各记其功”的原则,把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土地整理、环境整治等项目整合起来,把财政、发改、农业、扶贫、国土、水利、交通、畜牧、林业、电力、金融等多个部门资金整合起来,同时吸引金融、社会以及民间资本投入到现代农业建设,围绕一到两个产业链集中投入,做到规划一片建成一片、投资一项见效一项。

    “资金保障是促进高原生态循环高效农业的基础条件。在当前农业投入有限的状况下,我们必须转变农业发展投资方式,整合农业资金,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赵雄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现代农业发展 马铃薯 设施农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