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民和模式”创新高原现代农业


    本报记者 王泽农 郜晋亮

    近年来,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把发展设施农业和推广全膜双垄栽培技术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突破口,大力实施“农畜联动、草畜结合”工程,着力打造全省最大的旱作节水农业基地、优质果品基地、高原特色冷水养殖基地和农区畜牧业强县,闯出了一条生态、循环、高效的高原现代农业发展之路,省委书记强卫将此高度概括为“民和模式”。

    民和县地处青海省东部,63.5万亩的耕地面积中,一半以上位于浅脑山地区的干旱地,在这种环境中,民和人硬生生创出了“全国产粮大县”,种出一个活生生的“民和模式”。这是一个奇迹,一个靠科技创造的奇迹。

    创新:始于高原旱作农业的革命

    在民和县的发展进程中,2011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2011年全县推广种植的32万亩全膜玉米和马铃薯,在经受50年一遇旱情的情况下仍实现了丰产增收,粮油产量居青海省第一,成为国务院表彰的全国200个粮食生产大县之一。

    2009年粮食总产达到1.3亿公斤,2010年上升至1.8亿公斤,2011年突破2.1亿公斤,从2007年开始粮食生产实现5连增,这一连串数字对于全国其他产粮大县来说,并没有什么稀奇。但是你要知道,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耕地面积,民和在青海都排不到前几位。2008年之前,全县粮食总产量也一直在7000万公斤上下徘徊,个别好年景到过1亿公斤。这个来之不易的成绩,靠的是科技。

    “我们用7公斤的地膜就解决了1亩地的粮食生产问题,这就是科技的力量!”日前,民和县农业和科技局副局长马成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2008年,民和县初尝科技甜头。作为“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推广试点,当年种下马铃薯和玉米4650亩。结果玉米平均亩产超过700公斤,无论是产量还是收入,都是以往正常年景的6倍以上。马铃薯平均亩产超过3000公斤,亩均增收也超过650元。

    民和县委书记赵雄曾就此表态:“我们终于找到了干旱山区的一条出路。从此以后,推广这项技术就是民和的头等大事!”到2011年,民和县完成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推广面积32万亩,占青海省全膜双垄栽培技术推广面积的37%,成为最大的全膜双垄栽培技术示范区。

    民和县县长沙德林感慨地说:“这种技术改变了旱作农业收入小而分散、低而不稳、靠天吃饭的局面,对我们而言,是一场革命性突破。”

    循环:实现环保生态,延伸产业、增加产值

    “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让民和县粮食生产步入新阶段的同时,也悄悄地为民和打开了另一扇大门。至此,民和农业开始了一条崭新的循环之路。

    首先是以农户为主的内部小循环。利用养殖业产生的废弃物做文章,农牧结合,大力实施沼气建设工程,建立了“畜-沼-果”、“畜-沼-粮”等多种循环模式。其次是以联动为方式的产业中循环。民和县依托全膜双垄栽培技术推广,以改造旱区农业、发展养殖业,循环利用、联动发展的思路,提出了打造农区畜牧强县的目标。另外就是以园区为载体的区域大循环。整个县域范围作为循环农业的试验场和责任田,依托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民和县建立了生态养殖示范园、农副产品加工综合利用示范园和全膜双垄栽培技术示范基地。  

    李二堡镇副镇长范承东向记者介绍:“去年我们52%的耕地实施了全膜种植,净增生产效益12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578元,同时在全膜覆盖技术的链式效应下,全镇已建成1个标准化养猪场、2处肉牛育肥基地,带动规模养殖户298户,玉米青贮秸秆能力3000余吨。”

    民和县农业和科技局局长陈洪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11年民和县推广全膜玉米32万亩,仅此一项产饲料90万吨,可满足90万只羊一年的粗饲料。目前,民和县草食畜饲养量已达90万头(只、匹),比上年增加18.3万头(只、匹),仅畜牧业人均纯收入达到950元。

    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又极大地解决了农户的有机肥需求,实现了“玉米—秸秆—养殖—肥料—玉米”的有效循环,循环农业的探索发展,实现了“以农带牧、以牧促农”的联动效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现代农业发展 马铃薯 设施农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