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精神、文化,要啥有啥!”


    杜军 王海波 寇超

    “白沙的小伙不愁妻,白沙的闺女不愁嫁,衣食住行有人管,小日子过得顶呱呱。”近日,当笔者在走访河北省武安市淑村镇白沙村时,谈起村民的幸福生活,村支部副书记侯丙子顺嘴说出了当地妇孺皆知的顺口溜,脸上露出无比自豪的表情。

    白沙村村子不算大,名气却不小,是“一制三化”农村工作运行机制的发祥地,远近闻名的省级“文明村”。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到“富裕村”,短短几年时间,培育形成了集农业科技园、焦化业、油泵厂、建材业、新型活性氧化钙等多种产业协调发展的30多家集体企业群,年工农业总产值达5.1亿元。720户村民全部住进了水电暖全通的新楼房,电话、电脑、小汽车普及率分别达到100%、68%和49%,现代化的精神文化生活相较城里人是一点儿也不差。

    兴办企业为集体经济“强筋壮骨”

    “建设‘文明村’,最大的难点和制约在于经济基础保障,再好的领导班子,再好的政策规划,没有资金的支撑和持续投入,一切都无从谈起。”在谈到白沙村迅速发展的关键原因时,全国人大代表、村支部书记侯二河如是说。

    地处大山深处的白沙村,以产业作支撑壮大集体经济,走出了一条农村新型工业化道路。从1982年开始,该村在侯二河的带领下从开办石子厂起步,如今30家集体企业固定资产达3.1亿元,人均纯收入1.5万元,全村95%的劳动力都在村办企业上班。

    “住洋房、开轿车,老百姓过得比城里人还滋润。”走进村民侯海生的家,房子宽敞明亮,物品摆放整洁,起居格局和生活设施与城市居民毫无差别。自2003年以来,该村依靠集体经济的积累,按照河北省小康住宅样板规划设计,累计投入资金3亿元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完成了老村改造,先后建成了5道街、3条路、2个凉亭、1个广场、4个公园和12个城镇化居民小区。村民住新楼,除对旧房按标准补偿外,村集体对每户再补6万元,村民自己不用花钱就住进通双气、通宽带、有车库、储藏间和地下室的别墅楼、单元楼。

    “全国幸福村”的幸福生活

    日前,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中国扶贫基金会公布了第四批入选的10个“中国幸福村”,白沙村荣获“中国幸福村称号,成为河北省唯一入选的村庄。

    谈起白沙村的幸福生活,20多位正在锦锈家园广场伴着音乐舞兴正酣的大妈们你一句我一语地说:“俺们村的幸福生活可不仅仅是村民们丰衣足食,现代化的精神文化是要啥有啥!”大妈们的话并非笑谈,沿着白沙大街小巷转一圈,可见河北省首家农村数字化影院、可容纳千余人的文化活动中心、设施完备的广播电视中心、功能齐全的微机房实验楼、节能环保的太阳能路灯……现代化的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一应俱全,目不暇接。

    白沙村的文艺队经常把村里的好人好事编成快板在广播里加以宣传,家庭和睦邻里友爱的优良传统时常被当作文艺素材编进年终的文化节目中,由村民自导自演。每年岁末,先进工作者、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后,当选者都会披挂大红花,在剧场接受全村人的掌声和赞扬。

    村里164位60岁以上的老人,全部由集体出资办理了养老保险,人均每月可拿到200元养老金。孩子们上幼儿园全部免费,学生考上大专以上院校,村集体一次性奖励3000元~1万元。此外,村里还掏钱为村民办理了新农保、新农合。

    行政“民主公平透明”的和谐山村

    作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在全国引起重大影响的“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支部工作规范化、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的发源地,多年来,白沙村“两委”班子严格按照“一制三化”的要求运行,“权怎么用、钱怎么花、事怎么办”全部由村民集体决定。

    白沙村通过实行民主管理,创新村民自治,逐步实现政治文明。该村总结的“一制三化”工作运行机制,体现了党支部核心领导,村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村的有机结合。该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赵增书说:“我们代表的是2000多名群众,钱该不该花?往哪儿花?都得让群众明明白白!多年来,大到上亿元的投资,小到买一把扫帚,村里的每一笔开销都得通过民主理财小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总结 积累 建设工程 核心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