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拓宽渠道为农民增收“加油提速”


    三是农民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农村劳动力普遍文化水平落后,根据对老城镇农民文化程度调查,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约占20%,初中文化程度的约占60%,高中文化程度的约占18%,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2%。整体文化水平较低明显束缚了农民的就业空间,导致农民增收困难较多。

    四是基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不完善。调查显示,老城镇共有农业专业科技人员14人,其中45岁以上8人,占57.1%,年龄结构明显偏大。镇农技站在编人员仅有4人,各行政村基本没有科技服务机构和人员,农技队伍严重不足。农民对科技知识了解少,很难把握农业生产的科学性和技术性,导致经常盲目生产。调查中,在回答“您在生产中是否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生产和管理”时,45.6%的农民表示“有点是”和“不是”,只有5.9%农民表示“完全是”。

    五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就当前农业生产来说,从备耕到秋收需80个工作日,每一个劳动力每年剩余时间超过200天,而目前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较低,农民在当地就业空间较少,能够外出打工的多为20~30多岁的年轻人,许多40~50多岁的农民则处于农闲状态,劳动力没有被充分利用。

    六是政府对农业补贴较低。近年来,粮棉补贴政策作为国家鼓励农业生产、调动农民种植粮棉积极性的重要举措,在保障粮棉稳定增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受种植补贴数额较少、农资价格上涨过快、农民外出打工等因素影响,粮棉补贴政策对农业种植的拉动作用逐渐减弱。据了解,小麦、玉米、棉花良种补贴、小麦综合补贴2010年数额分别为每亩每年10元、10元、15元、98.45元,总体补助额度较低,对农民种植粮棉的吸引力不足。以棉花为例,2010年籽棉每斤最高价为7.3元,最低价为3.6元,每亩15元的补贴即使是在籽棉最低价格时,也仅是4.16斤籽棉的销售额,对农民植棉的拉动力可以说微乎其微。农资价格上涨过快也一定程度抵消了补贴政策优惠,据物价部门统计,去年以来农资价格平均上涨8%,部分农资价格上涨幅度超过12%,致使农民产生“种地投入多补贴少收获少”、“种地的不如打工的”等消极思想。

     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建议

    近年来老城镇坚持把农民增收作为重点工作之一,探索出了许多推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好经验好做法,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很受启发,现就推动农民增收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一是强化惠农政策。在稳定现有农业投入的基础上,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要切实向“三农”倾斜,逐步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稳定、完善和强化惠农政策,加大粮棉补贴额度,建立种地补贴与本县农民收入水平、物价水平联动机制,适度提高补贴额度,进一步调动农民积极性。要严格保护耕地,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并落实到地块和农户。建立完善农产品价格保护机制,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实行最高限价,对农产品收购实行最低保护价,减少因农资成本上涨、农产品价格不稳定给农民带来的种植风险。

    二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以农业技术教育和技能教育为重点,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充分发挥科普“村村通”工程、科技入户工程、专业协会、广播电视节目、农业信息服务站、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载体作用,对农民进行学科技、用科技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水平,提高农民增收的能力。调查结果显示,群众对政府举办的各类科技培训活动十分欢迎,参训的农民纷纷表示“培训班下次再办,还要参加”。

    三是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把握产业导向,调动农业科技组织、农民专业协会等各类农业科技推广组织的积极性,大力倡导跨区域、专业性的科技推广合作,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把农业科技推广纳入招商引资项目,吸引更多的大企业和大中专院校参与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推广,逐步形成与主导产业相适应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快技术市场建设,鼓励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业技术交易活动,完善技术合同登记,规范技术交易活动,优化技术交易环境。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采用异地学习、“充电”、学历教育等形式,培养一批专业化农业科技人才。建立健全农民科技培训网络,提高农村科技服务组织从业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整体素质,提高全社会农业科技普及、创新意识。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民增收 农民收入 农民人均纯收入 农业生产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