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廊坊蔬菜靠啥得了市场又富民


    □□本报记者 夏树 王会 赵洁 郝凌峰

    “没想到总理这么重视一个普通菜农的意见,我当时说的几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到了!”41岁的张顺斋,是河北廊坊的“名人”。今年1月25日,作为全国蔬菜种植大户代表,他被温家宝总理邀请到中南海参加基层群众代表意见座谈会,为全国的菜农“捎话”。

    廊坊市距离京津均不足百公里,全市一半以上的蔬菜供应到京津地区。“廊坊菜是京津蔬菜市场的主要来源之一,我能被选上当全国菜农的代表,跟廊坊菜在京津‘菜篮子’工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密切相关。”张顺斋说。

    “四道关”赢得市场信赖

    质量是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十多年前,尽管距离近,但由于质量不稳定,廊坊菜在京津地区远没有今日的风光。而早在那时,五百公里外的寿光蔬菜就依靠良好的质量在京津俏销,所占市场份额是廊坊的数十倍。廊坊市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认识到这一点后,痛定思痛,开始狠抓蔬菜质量,大力提升廊坊菜的品牌形象。

    “我们县定期有‘监督员’到村里的菜地检查。测一下土样是不是合格,有没有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而且经常告诉大伙儿,用高毒农药会影响菜的质量,卖不上好价钱不说,坏了名声就没人买我们的菜了。”在固安县柳泉镇西皋村的一栋温室大棚里,村民陈领军告诉记者。

    不光固安县,廊坊市的其他蔬菜主产县(市、区)也都在全力提高蔬菜质量方面下功夫:大厂县在抓好基地环评认证、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上,加大对蔬菜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的检测力度,严防超标蔬菜上市;安次区与蔬菜基地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随时掌握标准化村蔬菜的产品状况;三河市农业局与蔬菜示范村专业合作社签订《蔬菜基地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要求合作社落实监管责任,确保蔬菜质量安全……

    为进一步提升蔬菜质量水平,廊坊在全市大力建设了集产地准出、质量追溯、责任追究等于一体,包括投入品、产地、生产到市场的服务机制。蔬菜出廊坊都要先过“四道关”:“产地关”建立监控机制,认定了100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并长期对农业污染和投入品进行动态监测;“生产关”推广标准机制,以全市273个无公害标准化示范村为重点,对生产基地实行100%备案,在经过认证的蔬菜产地建立田间生产档案;“市场关”完善检测机制,将全市蔬菜生产基地和市区批发市场、大型超市纳入监测范围,经过认定的蔬菜产地和产地批发市场100%开展自检或委托检测;“质量关”落实追溯机制,全市10个县(市、区)全面推行产地编码、投入品记录卡和农产品进销货台账制度。

    “有了这严密的‘四道关’,廊坊蔬菜的整体质量安全从源头得到了保障。”廊坊市委书记赵世洪说,“目前,全市有4个省级蔬菜示范县和6个环首都经济圈绿色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县,瓜菜常年播种面积稳定在180余万亩,年产量达670余万吨。

    不仅如此,还涌现出‘民盛园’、‘普春’、‘露华浓’、‘惠民’等一批品牌产品,永清、香河、固安等县(市、区)先后在京津地区建立蔬菜品牌直营店或品牌专柜,廊坊菜已摆脱过去的‘大路菜’形象,走上了自己的品牌发展之路。”

       合作社是“种菜史”转折点

    “独木不成舟”。发展现代农业必然要求规模经营,这就要打破传统的一家一户、各自为战的生产模式,通过合作社把农民组织起来,整合资源,促进规模经营。在廊坊蔬菜产业的发展之路中,自然也少不了合作社这个重要角色。合作社对社员的生产有统一要求,对农残等安全性指标要进行检测,对社员产品会统一联系销路,许多合作社还建有初加工配送中心,这些都很好地满足了京津市场的需求。一定程度上,正是在合作社的引领下,廊坊蔬菜与京津大型批发市场、连锁超市等的对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密程度。

    “可以说,合作社是我‘种菜史’的转折点。”种了20年菜的张顺斋对记者说,“2007年牵头成立顺斋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前,我只租了几百亩地,到现在短短5年,合作社社员就从最初的几十户发展到1400户,蔬菜基地面积扩大到1.3万亩,年产5万吨蔬菜,年销售额超过了5000万元,社员户均年收入六七万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蔬菜 检测 蔬菜基地 黄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