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1114亿斤是如何造就的


    目前,黑龙江省农村拖拉机保有量达134.7万台,大中型配套农机具76万台,联合收获机械6万台,水稻插秧机15万台,田间作业机械化水平居全国之首。全省新组建投资1000万元的现代农业农机作业合作社440个,机耕、机播和综合机械化程度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大科技,为大丰收提供重要支撑

    农机整地有GPS卫星导航定位,土壤缺少氮磷钾等元素会自动“报警”,指针式大型喷灌设备浇起水来像下雨……这些过去不可想象的高科技,现如今在黑龙江应用得比较普遍,完全颠覆了人们过去对农业的认识。

    在肇东市的许多地块,都摆放着高矮不一的“铁盒子”。肇东市农业局副局长尹才说,这是由小气候分析、电子气象站、墒情分析以及虫情测报组成的农业信息化系统,可通过无线传输,上传风向、风速、土壤墒情、气温、虫害等数据,以便及时分析处理。安装在田间的“千里眼”,对各种喷灌设备运行状态一目了然,只需轻点鼠标,即可远程控制设备运行。

    而高产核心示范区的太阳能杀虫灯,通过频振诱控技术,每盏灯能确保近100亩农田免于虫害。今年7月,虫情测报系统发出预警,农技人员将170多万块防治玉米螟的“蜂卡”安装到田中,全市“虫口”夺粮1700多万公斤。

    经过黑龙江省农科院专家和市乡科技骨干反复研究、论证总结的玉米吨粮田40字栽培模式、28字超级稻栽培模式以及“棚室蔬菜”栽培模式,实现了先进技术综合组装配套,经营管理规范统一,有效克服了粮食生产制约因素,最大限度挖掘出粮食增产潜力。

    为把这些技术不打折扣地送到农民手中,并转化为“吨粮田”实践,各地聘请农科院专家和县市科技人员,对合作社和村进行指导服务。特别是在关键的农时季节,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为社员提供技术指导,实现农业专家与农民零距离接触,良种良法直接到田。

    大合作,激发农业生产大潜力

    肇东市五里明镇五里明村种粮大户王喜全,2009年加入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承包1000亩耕地。按照成本投入,在确保合作社基本效益的前提下,确定社员承包地块产量盈亏点为1500斤,超出部分他与合作社按四六分成,去年他收入20多万元,“加入合作社规模经营,从种到收都有各种专业服务,种田成了一件轻松事,7天就能把1000亩地全部种完。”

    在王喜全等种粮大户的示范带动下,合作社社员达到897户,经营土地2.5万亩,成为远近闻名的玉米专业合作社。“过去一家一户种植,很累还挣不到钱。”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凤玉说,“现在大家抱团集中经营,人不累,好管理。富余劳动力从种田中解放出来,可以出去打工挣一份工资,年底粮食打多了,还能从合作社分红。现在全村年人均收入达到9200元。”

    目前,黑龙江省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有1.4万多个,带动农户100万户,占全省农村总户数的四分之一,计划“十二五”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覆盖每一个村。

    作为现代化大农业的领军者,黑龙江农垦全力推进场县共建,带动地方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垦九三分局10个农场,与嫩江县14个乡镇和周边区域农民,不断扩大合作共建范围,推动代耕、代种、代收由地块作业向整村推进延伸、由小地块种植向农场模式化种植延伸。

    “过去忙活一年,种10多亩地也就4000多块钱,现在什么也不用干,一年净挣6000块钱承包费。”嫩江县双山镇双山村农民周广福说,垦区还帮助当地农民改善基础设施和住房。现在,农民有了更多时间外出务工,有了新的收入来源。

    目前,黑龙江省66个县市与垦区105个农场开展了合作共建,基本覆盖全省所有县市和农场。今年垦区为农村代耕、代播、代收等总面积达4052万亩。合作共建使得农垦先进大机械有了用武之地,既促进了农村农民增收,又增加了农场农机工人的收入,有力推进了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大合作”激发大潜力,可以说,它以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和组织形式,让现代化大农业在黑龙江大地如花绽放。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玉米 喷灌 耕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