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生态好才能生存好


    本报记者 肖克 刘久锋

    山高坡陡、地形破碎,巍巍乌蒙山,曾让毕节人吃尽苦头,陷进“越生越垦、越垦越穷、越穷越生”的泥潭。

    1988年,由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倡导、策划成立的“毕节试验区”,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三大主题,逐步破解“喀斯特贫困恶性循环怪圈”,使生存与生态从“对抗”走向“共赢”。

    20多年前国务院批准建立“毕节试验区”,在当时的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开创性”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已实施近10年,全国、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已是硕果累累。而地处中国西南崇山峻岭之间的毕节农民,生活依然“贫困而艰辛”。

    更加糟糕的是,这里还面临更加“严峻的局面”。当地农民一直把“上山开荒”和“多子多福”视作解决“生计问题”的唯一选择。

    这个时期毕节的发展,显然已经走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是走“老路”,持续恶化,还是选择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

    上世纪中后期,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对全球性日益突出的贫困、生态、人口问题深入研究。他们认为,传统模式已不适应发展要求,必须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生存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生存需求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专家、学者们的研究,为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的确立和实践,提供了“认识成果”和“认识基础”。

    此后,贵州省委、省政府历经长时间的考察、调研、探讨和比较,最后选择了在中国西南部喀斯特山区最具典型性、代表性,并在探索人口、粮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方面有过长期探索的毕节,建立“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的战略构想。

    同年6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毕节试验区”正式建立。

    在20多年前的中国,在一个偏远的贫困地区如此重视生态建设,在当时的中国、乃至世界,无疑具有“开创性意义”。

    “试验区”建立后,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及专家顾问组卓有成效的帮扶,为毕节试验区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推动力。23年里,统战部门共组织200多批考察组深入毕节调研,帮助制定发展战略和产业规划,派出300多批、2800多人次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到毕节帮助工作,有的还挂职指导,直接引进资金和捐赠物资6亿多元,帮助引进、联系和推动的项目100多个,涉及资金近500亿元。

    以前巴掌大地都要种上玉米,仍然“吃不饱”,现在通过高标准农田改造,实现了“吃不完”

    在大方县羊场镇桶井村见到村民苟文龙的时候,他正在俯身察看集中覆膜培育的烟苗。“再过几天就可以把烟苗移栽到地里了。这10亩烟苗可是我家的‘绿色银行’。”苟文龙乐呵呵地说。

    “2001年底,县里开始搞水土保持工程,把坡地改成梯田,又建起了蓄水池。旱季可以用蓄水池里的水浇地,旱涝保收,再也不用为缺水发愁了。”苟文龙通过租用外出打工村民的闲置地和动手开荒,他去年种了10亩烤烟、10亩玉米和1亩辣椒,烤烟每亩纯收入2500多元,全家纯农业收入达到了3万多元。

    大方县水土保持办公室主任胡显令告诉记者,在解决农业生产用水后,桶井村村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提高了。在苟文龙的示范带动下,村民转变了种植玉米的习惯,新种植高效益烤烟、辣椒、大蒜等经济作物1200余亩。去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多元,比2006年增收400多元。

    “都是被穷逼的。”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老支书文朝荣回忆说,那时人跟土地、树木像结了仇,没地就砍树开荒。即便一家有山地几十亩,依然“春种一大坡,秋收几小箩”。

    如今,当地建立地、县、乡、村四级“扶贫机构”,组建一支近万人的专业扶贫队伍,向贫困发起攻坚。23年来,毕节综合整治农民的“穷根”,高标准升级改造农田,营造水土保持林,举办各种农技培训,变“蛮种”为“科学种”,从“吃不饱”到“吃不完”,粮、林争地的矛盾极大缓解,农民尝到生态好的甜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试验区 粮食 森林覆盖率 玉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