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新型农民。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中国的农业生产者与世界的联系更为紧密。他们开始主动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理念,尝试在国际背景下谋划自己的生产与经营。很多农业投资者也开始走出国门进行投资,一些地区的农民也尝试利用期货等现代的金融工具规避风险安排经营。他们的成长对于未来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化解了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深层次矛盾。入世之初,我国在农产品销售、农民就业增收等方面积累了不少矛盾。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积极推动优势农产品出口,解决农产品卖难,推动外向型地区农民收入增长。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发展,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事实证明,中国农业的发展更离不开世界。
“重中之重”是应对挑战的根本法宝
入世十年来,我国“三农”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成绩,但过程并不平坦,不断面对着各种严峻的挑战。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给农业农村带来很大冲击;国内和国际农产品市场的联动,给保障供给和稳定价格带来巨大压力;外资在某些产业的大量进入,给部分农产品的供给安全和产业安全带来了潜在风险;国外大量优质低价农产品抢占国内市场,对从事相关产业农民收入带来一定影响;对农业资源过度开发使用,给农村资源保护和环境管理带来不小的压力等等。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经验或者教训,都是中国入世十年来在全球化风雨洗礼中累积下来的宝贵财富,也是未来深入推进“三农”事业发展、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根本所在。
十年前,“三农”发展,尤其是农业曾经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的难点之一,也是对外开放影响预期最悲观的产业之一。为何十年来,我国农业发展能够打破这些悲观的预期,取得如此显著的成绩?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是,国家对于“三农”事业高度重视,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和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出台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强农惠农政策,不仅有效保护和提高了农民种粮务农的积极性,也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抵御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必须始终坚持立足于国内解决十三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十年来,国际市场三次出现粮食供求紧张的状况,每次供求紧张都会引起国际粮价的大幅飙升,而一些主要粮食出口国此时往往采取限制出口的措施,加剧粮食进口国的短缺。从我国现状来看,作为人口大国,我国的粮食消费总量相当于国际粮食贸易总量的近两倍,我国粮食贸易的微小变化在国际市场都可能引起较大波动。这种变化警示我们,作为世界人口最多、消费快速增长的市场,我国农业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依然是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解决13亿人的吃饭问题。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主要依靠发展国内生产,把中国人自己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的手上。
必须坚持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入世贸组织之初,我们最大担心,就是国外农产品大举进口,对国内农业生产体系带来冲击。这一忧虑已在大豆等产业中得到佐证。但是,我们必须深刻地意识到,我国作为一个受耕地、水资源约束突出的国家,在粮食需求刚性不断增长的背景下,不可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所有农产品的供应问题,必然需要通过进口国外农产品、利用国外农业资源缓解国内供需压力。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利用农业国际化带来的机遇,积极参与农业国际分工与协作。关键是要在进口满足需求的同时,保证国内产业的健康发展,防止行业主导权的丧失。
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取向。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经济,中国百折不挠地争取入世,从根本上讲是国内市场化改革必然导致的抉择。
入世十年来,面对国际竞争的发展需要,我们不断加快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步伐,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和改善国家对农业农村发展的调控和引导。正是这些市场化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微观基础,使中国农业能够较快适应入世后的形势变化,抓住机遇,有效应对了入世带来的挑战。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12-12/176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