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食用豆优良品种技术攻关方向


    主要考核指标:(1)创制抗性突出的新种质50~60份,创新材料抗性在中抗以上;(2)选育新品种10~15个,新品种通过国家或省级审(鉴、认)定,产量提高8%以上;(3)创制的种质资源和育种材料与各育种单位共享;(4)发表相关学术研究论文。

    食用豆重要病害综合防控技术研究

    针对的产业问题:由于常年连作、抗性品种缺乏和种子带菌等原因,病害严重制约我国食用豆生产。其中豌豆白粉病严重影响籽粒产量和品质,蚕豆赤斑病、绿豆叶斑病普遍发生,芸豆普通细菌性疫病是毁灭性种传病害。需要开展抗性资源筛选,病害早期预警,高效无公害化学药剂筛选等研究。

    核心技术与实施内容:(1)豌豆白粉病综合防控技术:通过抗性资源、抗病基因鉴定及分子标记、病害发生早期预警、无公害杀菌剂筛选、诱导系统抗性等研究,建立以抗性品种为主,以诱导寄主抗性或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控技术;(2)蚕豆赤斑病综合防控技术:通过抗性资源筛选、病害发生早期预警、无公害杀菌剂和生物菌剂筛选、诱导系统抗性、生物多样性防病等研究,建立以品种抗性为主、辅以诱导寄主抗性、化学防治或生物防治及栽培防病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技术;(3)绿豆尾孢菌叶斑病综合防控技术:通过抗性资源筛选、抗病基因鉴定与分子标记、无公害杀菌剂筛选等研究,建立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以化学防治为辅的病害综合防控技术;(4)芸豆普通细菌性疫病综合防控技术:通过病原菌检测及遗传变异、抗病性鉴定、抗性资源筛选、抗性基因分子标记、病害发生规律、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药剂筛选、种子带菌检测等研究,建立以种植无菌种子、抗病品种、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病害综合防控技术。

    主要考核指标:(1)筛选资源1600份,获得15~20份抗性资源;(2)形成综合防控技术4套,在25个示范县进行示范,病害防治效果在85%以上;(3)上述技术相关综合试验站成功示范后,培训技术骨干,将简化技术交农技推广部门推广应用;(4)发表相关学术研究论文。

    食用豆抗逆栽培生理与施肥技术研究

    针对的产业问题:我国食用豆多分布于干旱、贫瘠、早春低温等生态环境差、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欠发达地区,且种植分散,管理粗放,单产和经济效益低。需要研究食用豆抗旱、耐低温生理机制,建立抗旱耐低温性能检测的技术体系,探索逆境条件下高产稳产栽培及氮磷钾最佳施肥技术,挖掘单产潜力,提高食用豆综合生产能力。

    核心技术与实施内容:(1)抗旱生理指标体系建立与抗旱性能鉴定:筛选抗旱品种,研究其在正常水分与干旱胁迫条件下叶片相对含水量、叶面积指数、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根系活力、根系分泌物等生理指标动态变化,建立芸豆、绿豆的抗旱生理指标鉴定体系;(2)旱区高产群体结构与功能优化:调查抗旱品种产量与农艺性状,测定产量构成因子,分析评价旱区高产群体结构及库源性状特征,评价食用豆抗旱配套栽培技术对群体结构与功能的调节效应,创新与集成抗旱高产栽培技术体系;(3)耐冷品种及生理指标筛选与验证:在冷胁迫下,筛选豌豆、蚕豆抗性品种,检测其离子渗漏率,脯氨酸、叶绿素含量,细胞死亡率等,寻找耐冷品种中转录变化大的基因与抗冷生理指标之间的联系,在分子和生理水平解释耐冷性,探索耐冷机理;(4)氮磷钾最佳施肥技术:在不同肥力水平的典型地区,利用盆栽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氮磷钾施用水平、施肥时间等对产量、氮磷钾利用率的影响,明确食用豆氮磷钾最佳施肥量、配比与施肥节点。

    主要考核指标:(1)研制芸豆、绿豆抗旱,豌豆、蚕豆耐冷生理指标鉴定技术规范4套并验证;(2)研制旱区高产栽培、高效施肥等技术模式5套,单产提高15%以上;(3)上述技术在相关综合试验站成功示范后,培训技术骨干,将简化技术交农技推广部门推广应用;(4)发表相关学术研究论文。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品种 筛选 抗性 种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