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豆多抗专用品种筛选及配套技术研究示范
针对的产业问题:我国食用豆(绿豆、小豆、蚕豆、豌豆、芸豆等),多种植于干旱、贫瘠土壤,生态环境差、效益低。影响食用豆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是传统品种混杂退化、抗性低、品质差。二是栽培管理粗放、生产技术落后。三是出口、加工专用品种缺乏,产品附加值低。需要从传统地方品种及新育成品种和国外引进品种中,筛选适宜在不同生态区种植的多抗专用品种,研发与其配套的栽培技术,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核心技术与实施内容:(1)东北区出口专用及机械化生产品种筛选与配套技术:筛选适宜出口专用和机械化生产的芸豆、绿豆、小豆品种,研究集成精量播种、化学除草、病虫害防控及机械化生产等配套技术并在主产区试验示范;(2)华北区抗病虫及间套种品种筛选与配套技术:通过抗病虫鉴定和田间试验,筛选适宜间套作的绿豆、小豆等抗病品种,研究绿豆、小豆等与棉花、甘薯、玉米等间套作模式并在主产区试验示范;(3)西北区抗旱耐瘠品种筛选与配套技术:通过抗旱、耐瘠等综合评价,筛选适宜在旱薄地种植的抗旱耐瘠品种,研究集成地膜覆盖、补水播种、垄膜沟植、适度增密、化学除草等技术并在主产区试验示范;(4)南方区抗病虫及耐冷品种筛选与配套技术:筛选抗南方主要病虫害、耐低温冻害等的加工专用品种,研究集成稻茬免耕直播、果园等间套作、烟地垄作,结合适度增密、适期播种等栽培技术并在主产区试验示范;(5)食用豆加工专用品种筛选与配套技术:鉴定医疗保健功能因子,评价加工特性,筛选具降血糖、清热解暑功效及适于豆芽、豆沙、淀粉等加工专用品种,优化加工工艺,研发营养保健产品。
主要考核指标:(1)筛选适于四个生态区种植的多抗专用品种25~30个;(2)研究适于四个生态区利用的配套技术5~7套,在综合试验站辐射的120个示范县试验示范,示范区食用豆增产幅度在10%以上;(3)筛选豆芽、豆沙、淀粉等加工专用品种10~15个,降血糖功效专用品种5~10个,初步研发新产品1~2种。(4)上述技术在相关综合试验站成功示范后,培训技术骨干,将简化技术交农技推广部门推广应用。
豆象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
针对的产业问题:豆象是食用豆生产和贮藏期间的重要害虫。受害后的食用豆品质下降,产量降低,严重时可使整仓豆粒被损。长期以来,防治豆象主要采取化学药物熏蒸方法,但往往因处理不及时防效甚微,且存在农药污染和残留等问题,不仅增加生产成本,还影响产品出口。
核心技术与实施内容:(1)豆象种类鉴定、分布及危害现状调查:系统调查并鉴定我国不同生态区、不同豆象的种类和分布以及对食用豆产量和品质的危害情况;(2)抗豆象种质资源筛选:建立抗绿豆象材料实验室快速鉴定方法,通过田间调查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筛选抗豆象种质资源,鉴定和标记抗虫基因,建立抗性品种分子辅助选择方法;(3)豆象田间防控技术:研究不同时期的防治方法,如播种前种子处理、花期化学控制等,建立豆象田间危害的早期预警技术及防治阈值,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防控药剂和生物药剂,建立豆象田间综合防控技术体系;(4)豆象仓储防控技术:采用物理防治或化学药剂熏蒸等方法,建立不同食用豆豆象仓储防控技术体系。
主要考核指标:(1)完成我国豆象种类、分布和危害情况调查;(2)筛选5~8份抗豆象资源;(3)研制绿豆象、蚕豆象田间综合防控技术、豆象仓储综合防控技术等3套,在24个示范县示范;(4)上述技术在相关综合试验站成功示范后,培训技术骨干,将简化技术交农技推广部门推广应用。
食用豆抗性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
针对的产业问题:在我国食用豆品种选育与种质创新进展缓慢,传统品种退化严重,新育成品种遗传基础狭窄,突破性育种难度大。近年来食用豆病虫害趋重,且干旱、寒冷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生产上多抗、优质、高产品种缺乏。
核心技术与实施内容:(1)抗病虫绿豆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广泛搜集鉴定抗病虫资源,采用传统育种与分子标记技术相结合方法,创制抗豆象、抗叶斑病等新种质,选育抗病虫、高产、优质、早熟绿豆新品种;(2)抗病出口专用芸豆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收集国内外抗病资源,创制抗病、高产、广适的特异新种质;选育抗病、优质、高产、出口专用型芸豆品种;(3)抗旱高产春播蚕豌豆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通过室内与田间抗旱鉴定相结合方法筛选抗旱品种种资源,利用穿梭育种及分子标记技术创制抗旱新种质,选育抗旱、优质、高产新品种;(4)抗病高产秋播蚕豌豆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利用常规育种辅以分子评价技术,创制抗蚕豆锈病、豌豆白粉病,耐干旱及籽粒外观和营养品质优异的新种质,选育适于在不同生态区域和耕作制度下种植的多抗优质专用品种;(5)抗病出口专用小豆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搜集鉴定国内外抗病资源,以传统育种手段为主,辅助远缘杂交和分子标记技术,创制抗病毒病、早熟、大粒新种质;选育抗病、优质、广适、出口专用新品种。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11-30/175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