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生猪价格下降散养户退出加快


    本报记者 何定明 通讯员 刘恩

    今年5月以来,一路走高的猪价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猪肉价格居高不下并成为CPI上涨的重要推手。但进入10月以后,生猪价格开始从每斤10元以上的高位掉头向下,目前约在每斤8.5元。后市生猪价格是否还会继续下降?未来一段时间发展趋势如何?近日,本报记者走进生猪养殖大县河北省安平县,希望一探究竟。

    三因素促使猪价高位回落

    安平年出栏生猪78万头,全县现分别有年出栏10万头以上和万头以上的规模化猪场1个和18个,是河北省15个生猪调出大县之一。

    在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河北裕丰京安养殖有限公司,公司副总经理阎恒普告诉记者,根据京安自己对市场的监测,2010年3月26日是京安本地猪价最低的时候,猪价每公斤7~8元,持续不到一周,猪价开始上涨,一直涨到2011年7月的高峰。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阎恒普认为,猪价低其实就是市场供过于求,价格高就是供不应求,这是市场规律。但是怎么造成的,一个就是散养户的退出,这次特别厉害。据他们调查,仅安平本地和周边地区,从去年5月份以来,散养户退出比例大约在15%以上。再一个就是疫病,2010年12月到今年4月,仔猪腹泻病发生率较高,尤其对7日龄的哺乳猪造成比较大的死亡率。猪病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生猪生产能力下降。散养户的退出,猪病的发生,导致猪价上涨。为什么现在价格下降?今年4月份后猪病平息,不闹了,尤其是仔猪腹泻病减少,死亡率降低,生产走向正常,生产效率提高,产能得到恢复,供应市场的猪也就逐渐多了。从今年4月到10月正好是6个月,当时养的猪现在开始上市了。再加上2008年猪价高的时候,一部分资金流入养猪行业,当时建成的一些规模猪场,其中一部分生猪正好现在开始上市。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进口猪肉的增加。猪病减少,效率提高,一部分规模猪场投产,导致生猪产能提高,再加上猪肉进口增长,三个因素使市场供应能力增加,生猪价格下降。

    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分析本轮猪价下跌主因时也认为,一是一季度以后,以腹泻为主的猪病形势明显好转,仔猪成活率大幅提升,9月后大猪存、出栏量较5、6、7、8月有一定回升;二是每年9、10月份为猪肉需求从淡季向旺季过渡的时期,需求旺季并未真正到来,待南方开始做腊肉需求旺季才真正开始;三是进口猪肉开始大量进入国内市场,由于进口猪肉质优价廉,极具竞争力,随着进口量的大幅增长,其对国内猪市的影响和冲击也将逐步加大。几个因素中,大猪存栏、出栏增加,加上养殖户恐慌性出栏,是目前价格持续走低的基础。

    猪价渐趋合理价位

    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分析,目前猪价已跌破17元/公斤大关,11月15日已跌至16.57元/公斤,创6月份以来新低;最近二个月以来,养猪盈利缩水近300元/头,跌至400元以内。

    谈及未来一段时间猪价走势,裕丰京安养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阎恒普认为,现在京安公司一头猪赚200多块钱,应该是合理的水平,也是理性的回归,处于正常的盈利范围。但猪价再往下走的可能性不大。首先生产成本上涨较多。以人工成本来说,2006年工人平均月工资800多元,现在低的也得2400多元,就这还难以找到合适的饲养工人。再看饲料,玉米作为养猪业的主要原料,现在价格是1.28元/斤,而2006年才0.58元/斤,麸皮价格也上涨了五成。养猪总成本比2006年涨了一倍还多。当时一斤猪成本3元多,现在达到7.2元,一头200斤的猪每斤按8.5元算,利润也就260元。一方面猪价下跌,另一方面饲料价上涨,一跌一涨,养猪业利润已远不能和猪价最高时相比。今年全国玉米丰收,后市玉米价格会不会有所下跌?阎恒普说,虽然今年玉米丰收,但由于需求旺盛,加上农民惜售,后期玉米价格很难下降。在玉米保持高价位的情况下,猪价也难以大幅下降。

    另外,进入冬季后,特别是从10月到12月,随着气温下降,猪病进入高发期,特别是猪呼吸道疾病多发,这在北方地区尤为明显。养殖户往往会提前抛售,这也是猪价下降的一个原因。从掌握的情况,价格应该在目前的水平上保持相对稳定,除非国家大批进口猪肉。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母猪 散养 猪肉 玉米
下一篇 :市场观象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