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过去十年九不收现在年年都丰收


    随着全膜双垄沟播为主的综合集成技术的大面积推广,科技在抗旱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杨祁峰副厅长告诉记者:“在年降雨量300毫米的地方,作物亩产达1500斤左右,水分利用效率达到2.5公斤,也就是说,每亩地每毫米降雨可以生产粮食2.5公斤,在以前这对旱作农业来说是不可能做到的事。以前,旱作农业水分利用效率每亩只有0.5到1公斤,现在能达到2.5公斤,是成倍的增长。在水分利用率方面也有大的变化:旱地的水分利用率一般在40%—50%,全国都一样。要想提高5%到10%都是大的突破了。甘肃通过使用简单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水分利用效率就提高了近30%,达到70%-80%这也是一场大的革命。我们以前只能用150毫米的降水,现在老天降300毫米,这项技术用80%,等于240毫米降雨可以有效利用。从水分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这两个数据可以诠释以前不能做到现在我们完全可以做到的事情。过去的境况是靠天吃饭,遇到灾年,惟一能做的是夏粮(小麦)不成种秋粮(玉米或马铃薯),大秋不成种小秋(糜子或谷子),让老百姓有点收入,秋粮不行再种点菜来弥补。现在想来当时的做法很被动,没有技术主动解决这些问题,造成节节败退,退到没有了也没办法。五六十年代大旱之年,旱作区要饭吃的现象很正常,到七八十年代随着化肥使用与优良品种引进,产量有所提高,但是这些技术都没有解决旱作农业的根本局面,仍然是:天大旱大减产、天小旱小减产。这就是历史。”

    扩大覆盖范围实现千万吨总产

    “十二五”期间,甘肃省力争每年稳定旱作农业全膜双垄沟播技术1000万亩,年生产粮食600万吨以上。在稳定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亩产600公斤的基础上,力争到2015年平均亩产达到650公斤。杨祁峰说:像通渭县与广河县玉米平均亩产达到700公斤以上,但是有的地方也只有500公斤,从全省情况来说亩产保持在600公斤不成问题。第一,进一步完善技术措施,从品种的选择,适宜区的种植,加强肥水的管理,降雨靠天,而人可以增加农家肥的使用量,通过平田整地解决水分储藏。第二,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不仅在玉米作物上使用,逐步扩大到马铃薯、蔬菜、谷子及油菜等其他农作物,增加旱作农业区的效益,解决农民的增收。到“十二五”末,全省计划实现1100万吨以上,其中全膜玉米亩产600万吨,1000万吨的马铃薯,通过地膜覆盖、脱毒马铃薯种薯的推广,实现亩产1.5吨,折合粮食是300万吨,还有1400万亩的小麦,按亩产200公斤,保底实现200万吨。这是三大作物的产量。再加上一些小杂粮和啤酒大麦,这个目标一定会达到。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粮食 马铃薯 小麦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