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副市长 李令臣
近几年来,安徽省宿州市全市持续开展了大规模水利建设,尤其是从2008年开始实施的三年治涝工程,疏通了毛细血管,改善了田间排灌系统,确保粮食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受到了广大群众的衷心拥护。
坚持加快水利事业发展
信心不动摇
过去我市农业生产经常遇到“大沟无水小沟满,小沟无水地里淹”和“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情况。宿州市委、市政府把水利建设提到重要工作上来。今年初,宿州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宿州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宿州市水功能区划》、《宿州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管护暂行办法》、《宿州市农田水利三年提升工程规划》等10个水利建设文件,把水利建设34项主要任务分解到市直相关部门和各县区政府。各县区也分别出台了具体实施意见。这就使得全市上下加快发展水利事业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形成了关心水利、支持水利、大干水利的良好氛围,更加坚定了各级加快水利事业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坚持农田水利建管
并重不动摇
宿州市地势低洼,农田内涝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市农业发展的因素。宿州市委、市政府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三年时间,举全市之力,治理了322万亩易涝农田,累计完成土方1.42亿方,相当于过去10年的总量;疏浚沟渠13.4万条,新建、恢复桥涵18.9万座,相当于过去20年配套的总量;新打、恢复机井1.2万眼;兴修治理片280个,实现了排灌结合,旱涝兼治;累计投入12.9亿元,相当于2008年实施治涝前20年投入的总和。三年恢复性工程完成后,市委、市政府组织40多名水利专业技术人员,深入调研,历时2个多月,完成了《宿州市农田水利三年提升工程规划》,并于近期组织实施。
我们对水利工程的管护问题作了大胆探索,出台了《宿州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管护暂行办法》。《办法》明确规定农田水利恢复性设施是村级集体设施,小沟、田间沟、地头沟及其配套管涵桥由村级管理;大中沟及其配套桥涵属乡镇管理,将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纳入“一事一议”范围,并要求每个行政村配备1名水管员,由村干部兼任,负责本村范围内的沟渠、井、桥涵及小型水闸泵站等日常管护,县区财政每人每月补助100元,确保水利工程发挥长效功能。
坚持强化水利部门
建设不动摇
一是成立副处级建制的市河道管理局,明确职责、强化管理职能;二是成立市农村水利建设管理办公室,提高综合管理水平;三是全力推进乡镇水利站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在省对每个乡镇水利站补助5万元的基础上,各县区按不低于1∶1的比例配套资金,用以改善乡镇水利站办公条件;四是注重培养水利干部,今年仅市水利局就提拔重用了7名县处级干部,其中,提拔正处级1名。
坚持水利建设多元投入
机制不动摇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从2008年起,市政府每年拿出33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县区桥涵配套进行奖补;各县区从产粮产油大县奖励资金中,按照每亩不少于50元的标准投入水利兴修。三年来,市、县区财政共投入1.7亿元,发挥了示范引导作用。
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紧紧抓住“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的政策机遇,广泛宣传,深入发动,组织农民群众筹资筹劳。三年来群众投资投劳共筹集资金3.76亿元。
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带动作用。一是各级政府加大对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复垦、财政补贴小农水、扶贫开发、标准良田建设等涉农项目资金的整合力度,统一规划,统筹使用,集中用于治理低洼易涝农田,共整合项目资金6.25亿元。二是发挥市场筹资的拉动作用。通过以土换资、以水换资和拍卖、承包、租赁大沟堤防使用权等市场方式,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大户,投资兴建水利工程;鼓励农民群众兴建自身承包地的田间配套小桥涵,共筹集资金1.19亿元,实现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由分散投入向集中投入转变,由单一投入向全社会投入转变。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11-15/175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