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晓华 文/图
“工艺雕刻之乡”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镇,日前对该镇工艺雕刻情况做了一个详细的调查。新鲜出炉的调查报告很是让人吃了一惊:如今全镇超过十分之一的人靠一把雕刀吃饭,玉、核、木、佛四大类雕刻去年销售6.59亿,占全镇GDP的30%。还不算因此带来的旅游观光等服务业的兴起。
调查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光福镇有51623人,其中玉雕、红木雕、核雕、佛雕四大类雕刻的从业者共有5793人,超过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这其中,各级各类具有职称的工艺美术师达148人,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以及高级工艺美术师11人,工艺美术师32人。老、中、青三代雕刻艺人共同支撑光福四大雕刻产业。2010年,光福镇GDP达21.7亿元,其中四大类雕刻的产值为7.79亿,销售收入达到了6.59亿,人均收入超3万元。从收购原材料,到加工,到雕刻、到销售,包括雕刻工具制作等,光福四大雕刻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成为光福镇农民的支柱产业。
苏州是中国工艺最为繁盛的地区,明代的工艺美术就极为发达,涌现一大批闻名全国的能工巧匠,“苏作工艺”也成为中国精细典雅艺术风格的代表。到了今天,心灵手巧的苏州人依然坚守着工艺美术阵地,并不断发展和创新,成为苏州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光福镇,便是苏州工艺的一个代表地区。
光福雕刻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四大雕刻均有历史延续的传统。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这四大雕刻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形成了以迂里村、府巷村、邓尉村、东崦湖社区为中心的玉石雕刻;以福利村、邓尉村、香雪村为中心的红木雕刻;以冲山村为中心的佛像雕刻及东崦湖社区、邓尉村、冲山村、府巷村等核雕工艺生产基地。
“大家能坚持下来,而且善于学习,善于创新,这是四大雕刻在今天能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光福镇党委书记刘龙俊介绍,尽管过去的三十年里,整个工艺行业有过起伏,但光福人始终没有放弃这些手艺,而是继承和发展了雕刻传统,并不断创新。比如光福核雕,制作题材不断丰富,传统是以罗汉居多,而如今则花鸟虫鱼现代仕女无一不具备,并且增加了现代美术元素;而光福玉雕往年以量闻名,如今却有更多人在追求精品。据苏州玉雕专业委员会会长马建庭介绍,光福不少玉雕从业者已经很具备精品意识,在苏州最重要的玉雕赛事——子冈杯玉雕比赛中获奖的越来越多。
时至今日,四大雕刻不仅创造了GDP,不仅给居民们带来了经济收益,更已发展成为光福的文化名片,滋养了光福这片土地。光福核雕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光福玉雕、光福红木雕刻、光福佛雕等都已被列入苏州市及吴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光福镇党委书记刘龙俊介绍,光福是太湖旅游大镇,而工艺雕刻集中体现了太湖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最原汁原味的旅游资源和旅游配套,也是光福最大的魅力之一。这几年来,光福不断加大投入,为工艺雕刻产业搭建平台,通过改造或新建工程,打造了光福工艺街、光福冲山佛雕街等,分别获得苏州市、吴中区商业特色街称号,工艺界航母——光福中国工艺文化城也已起航,如今又正在努力申报苏州第一个“中国工艺雕刻之乡”。他说:“苏州正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工艺雕刻是光福的优势和特色,更应该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做大工艺雕刻产业,增加农民收入。”而苏州工艺美术行业协会认为,光福雕刻规模和质量的提升,不仅见证了苏州工艺美术的发展,也是苏州文化产业悄然壮大的一个缩影。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11-12/174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