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小水利”滋润重旱区


    本报记者 肖克 刘久锋

    近日,记者在贵州旱区采访发现,干旱在六盘水已是见怪不怪,这几年“连旱”更是给农业造成巨大损失。贵州怎样才能越过干旱这个“拦路虎”?又该如何科学规划农业发展?采访中记者发现,当地的小型水利工程在今年抗旱救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保住了农民增收的希望

    记者来到六盘水市重要的蔬菜基地郎岱镇,这里是一片绵延20多公里长的坝子,也是六盘水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样板。在基地记者看到,一垄垄黄瓜青脆欲滴,一架架西红柿在阳光下鲜嫩耀眼,一队队农民挑着担子,把刚采摘回来的西红柿挑选后装进蔬菜专用箱,田野里一派繁忙。

    “多亏这几年我们加大了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否则,今年的大旱我们可就吃亏喽。”在地头,记者找到了该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王兴凯,此时他正在进行平整项目的勘测和前期准备。

    王兴凯告诉记者,去年年初的大旱,郎岱镇遭受严峻考验,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困难。六盘水市分管农业的杨明达副市长到镇里指导抗旱救灾时,曾给当地的水利部门下达“死命令”,要求两天之内一定要把水送到基地的田间地头,保住农民仅剩的增收希望。

    去年以来,县水利部门对该镇范围内的山塘、水库、小河流进行了集中的整治,南方电网也为基地打了水井,各项基础水利设施也开始动工修整,一批水池、水窖、水井和引水渠道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基地的水利设施正逐步完善。

    在上海种了20多年西瓜的徐全良,第一年到贵州来发展就遇上大旱。幸运的是,镇里的两口井发挥了作用,总投资40多万元的100亩西瓜地总算是收回了成本。

    修建于2010年5月的两口“南网井”就竖在果蔬基地,总投资65万元,日出水量800立方米,灌溉总面积达5700亩。“这么旱的天气情况下,能保证全镇大部分果蔬活下来,多亏这两口井。”王兴凯一脸喜色。因为有了水利设施,基地的蔬菜生产基本上没有受到影响。

    “别看这山塘小,却主要承担着对面山腰上500亩猕猴桃和坝下1000多亩稻田用水。”站在水坝上,水城县鸡场乡水利水保站站长毛和景指着对面的山腰说。

    山塘作为山区丘陵地区主要的水利灌溉设施,具有适应耕地分散、灌溉及时和管理方便等特点,承担着灌溉、用水、防洪等综合功能,在稳定粮食生产,保障农村正常生产生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位于鸡场乡坪地村的小山塘,修筑于半山腰上,虽是村民用水旺季,但水库里的水还有一半多,水坝两端各一个出水口,水顺着两个沟渠流淌到村民的田地里。山塘下面,纵横交错地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梯田。“全靠这个山塘,没有这个山塘蓄水,这个地方种田简直不可能。”毛和景说。

    近年来,干旱天气频繁,严重影响了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成为农村分布最广、与农民联系最紧密、受益最直接的基础设施之一。

    结束了农家背水的历史

    走进水城县南开乡合兴村,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圆形的、方形的小水窖,它们容量或大或小,或依傍于村民的住房旁,或半隐于村边的岩石下。

    有1036户3976人的合兴村,今年建成了容积为20立方米的小水窖200个,解决了900多人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在该村,一个40立方米的小水窖大约投资7000元,一个家庭水窖蓄满水够一家人用半年。

    农民群众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一家一户的小水窖,平时看起来不起眼,用塑料管连接起来,这种“长藤结瓜”的方式,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集水系统。正常年份,村民通过蓄积雨水保证生活用水;干旱年份,用小水泵把水抽到山上的水窖里,就可以解决生产问题了。

    合兴村的村民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过去因为没有水窖,只能“种一山坡收一箩”。已建了水窖的村民钟文贤感慨地说:“在没建水窖之前,只能种植包谷等粮食作物,靠天吃饭,广种薄收,每亩年收入只有几百元。现在建了水窖,发展烤烟,每亩收入3000多元。”

    在钟文贤家门口,记者看到摆放的五六口大水缸都种上了树木,屋内仍放着装水的十多个胶桶。回想起缺水的日子,钟文贤感慨万千:“以前一缸水只够吃三四天,还要到2公里以外的南开街上背水,一个来回就要花上近1个小时,装满一缸水,要用胶桶背4回。后来修建了一个40立方米的水窖,解决了烤烟和旱地的浇水问题、家里人的吃水和牲畜的饮水问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干旱 立方米 旱地 西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