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淮海农场打响四张文化牌


    淮海农场文化广场文化演出。(孙国祥 摄)

    淮海农场党委书记 束向红

    秋日的夜晚,凉风习习,江苏农垦淮海农场的文化广场、体育广场上灯光闪耀,人头攒动,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近四年来,淮海农场倾力打造“四张文化牌”,不仅淮海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与物质生活同步提高,农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得到增强,社会和谐,人们的幸福指数大大提升。

    传统文化弘扬农垦精神

    凡到淮海的人,看到江苏省为纪念农建四师万余官兵在黄海滩涂屯垦戍边、建设农场而立的塑像,都会肃然起敬。塑像上的军垦战士身上背着钢枪,手里拿着铁锹,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创业初期的艰辛。

    农建四师办公旧址房屋的门窗外部沿用了延安窑洞的形状,简易古朴。在大门正上方,毛泽东主席书体“为人民服务”5个大字苍劲有力。大门内,矗立着10多平方米的毛主席命令纪念碑,碑的一旁有一棵龙柏树,枝干苍老虬劲,这是当时农建四师领导去苏北军区开会时带回来的一棵龙柏树,它见证了淮海发展的历程。老师部大院内,古木蓊郁,枝叶婆娑。大院西侧,外观酷似粮囤又像摇篮的农建四师陈列馆典雅大方,气势恢宏。这是淮海农场传统文化的圣地,也是淮海人引以为自豪的财富,开馆才一年,就接待了2万多人次的参观者,已成为盐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未成年人教育基地。

    淮海人把宝贵的文化资源转变为财富,树立起“艰苦创业、不怕困难、团结奋进、无私奉献”的淮海精神,推动了农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广场文化提升农场品位

    居住在农场体育广场西侧的张大爷,每天傍晚时分,都会习惯性地坐在广场边的条凳上看着广场上跳舞和散步的人们,他十分清晰地记得这块土地上发生的一切……

    这片体育广场原来是当年屯垦戍边的农建四师的大操场,是师部官兵每天早晨出操练兵的地方。沧海桑田,几度变迁,现在又成了职工娱乐和锻炼的好场所。

    “在城里才能玩到的器材,如今在农场同样享受。”淮海农场虽然远离都市,但精神文化生活丝毫不逊色于大城市。从2007年开始,淮海农场年年都要举办一次大型的广场文化活动,年年有新意。他们还不时组织职工到场外参加各类演出比赛,屡屡获奖。

    广场文化提升了淮海品味,塑造了农场的文明。68岁的马大妈是农业分场的一名退休职工,自从迷恋上敲腰鼓,她再也不上麻将桌了,敲腰鼓敲得腿也不疼了,腰也不酸了。像马大妈这样酷爱敲腰鼓的中老年人在淮海农场就有几百人。

    农场2007年初只有一个老年健身舞队,现今已有腰鼓队、扇子舞队、秧歌舞队、舞狮队、舞龙队、旱船队和锣鼓队等近10个民间文化活动团体和18个基层文艺表演队伍。农场规模最大的一次演出活动,单表演人数就800多人。

    以广场文化为载体的大众文化创建,正悄悄地改变着职工居民的素质。过去的农场社区每年要处理各种大小纠纷上千件。随着农场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民间一度兴起的麻将风几乎绝迹,农场区域内刑事案件发案率大幅度降低。

    廉政文化树立农场风范

    农场场部中心区域有一条“清风路”、一座“廉池”和一块“廉石”,农场机关和二级单位都设有廉政书柜、廉政橱窗和廉政宣传牌。近几年来,农场十分注重将舆论宣传与有形化建设有机结合,营造了浓厚的廉政文化气氛。

    走在淮海农场大街上,就能看到廉政标牌;一进单位,就能感受到廉政气氛;回到家里,还有爱人、孩子的提醒监督。大家置身于廉政文化环境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接受着廉政教育,全场初步形成了“场风文明、民风清明、政风廉明”的氛围。2010年,农场被省纪委确定为江苏农垦唯一的省级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廉政文化,树立了淮海风范,促进了淮海人的自我提升。

    绿色文化彰显农场特色

    走进淮海农场,人们都会为这里优越的生态环境所吸引,标准化农田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连、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场部小城镇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令人流连忘返。被盐城市评为园林式小城镇,被国家农业部评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生产基地 连续 龙柏 处理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