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右一)检查蔬菜市场供应情况。
合肥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张庆军(右一)慰问参与城市建设的农民工。
肥东县农业产业化园区鸟瞰图。
庐阳区三十岗乡设施农业园。
“十一五”时期,安徽省省会地区生产总值从925.6亿元增加到2701.6亿元,年均增长17.9%;财政收入从130.9亿元增加到476.2亿元,年均增长29.5%;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511亿元,年均增长44%,是“十五”时期的6.7倍。省会经济首位度从2005年的17.3%上升到2010年的22%。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合肥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平均增速均位居第一;地区生产总值从第18位升至第15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第19位升至第9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第17位升至第13位,地方财政收入从第18位升至第10位。今年以来,全市经济继续高位平稳运行,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为实现“十二五”高起点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合肥,具有优良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禀赋,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消费和流通中心。粮油经济和畜禽养殖业较为发达,特色农产品丰富,是全国唯一的“淡水龙虾之都”和“坚果炒货之都”,所辖肥东县、长丰县、肥西县进入2010年中部百强县和全省科学发展一类县;肥西连续两年成为全国百强县。“十一五”以来,在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和“工业立市”、“县域突破”、全省城乡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等重大战略的强力牵引下,在矢志不渝的创新与突破中,合肥市农业阔步前进,奋力赶超,以大笔纵横的宏大气魄,为该市“三化同步”发展再添崭新篇章。农业生产走上了“金色大道”,实现了“沧海桑田”的历史巨变;农业产业由弱不禁风的“小舢板”锻造成了破浪远航的“大航母”,实现了“转型发展”的跨越嬗变;农业产业化在提升跃进中成为带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的“动车组”,承载着城乡经济的融合互动。
一项项成果展现着合肥农业的创新之“先”:锐意进取,突破农业传统惯性发展模式,着力破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难题,在全国率先探索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1+4”粮食高产创建、秸秆禁烧、农产品营销“七对接”、农业经济技术和监管一体化、整村推进土地整治和新农村建设等6个“合肥模式”,受到国家农业部、国土部等充分肯定;在安徽省率先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市县支农政策体系,率先开展的统筹城乡土地要素市场建设、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和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服务、农村经营综合管理服务、农民培训“田间学校”、农民专业合作社“八社并建”管理模式等5大农村经营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成为引领全省农村经营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标杆”。
一次次进位赶超彰显着合肥农业的发展之“快”:采取综合发展举措,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肥东和长丰农业产业化示范区、经开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成为年产值突破60亿元的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集聚度、农产品综合加工能力和规模养殖率、出栏家禽、存栏奶牛均位居全省第一;肥西县成为全国苗木花卉生产大县、全省第一养禽大县,长丰县成为全国设施草莓生产第一大县;合肥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种业高科技研发基地、全省农产品加工研发中心。
一个个数字标记着合肥农业的跨越之“大”:“十一五”以来,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连续跨越300、400、500三个百亿元台阶,2010年达到576亿元,总量位居全省第一;今年上半年达到346亿元,超过2008年全年总量。2010年,全市年产值超亿元的龙头企业突破100家,蝉联全省首位。与2005年相比,全市粮食总产、蔬果总产、肉蛋奶水总产量、生猪出栏、家禽出栏分别增长25.7%、46%、35.9%、23.6%、22%;特色高效规模农业比重提高到78%;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总量分别高出7.2倍和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118元,增长17.4%,分别高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199元和1833元,连续5年实现跨千元增长,连续3年增速超过城镇居民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由3.01∶1缩小到2.68∶1。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293元,增长20.4%,接近2007年全年水平。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10-31/174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