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右一)检查蔬菜市场供应情况。
合肥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张庆军(右一)慰问参与城市建设的农民工。
肥东县农业产业化园区鸟瞰图。
庐阳区三十岗乡设施农业园。
“十一五”时期,安徽省省会地区生产总值从925.6亿元增加到2701.6亿元,年均增长17.9%;财政收入从130.9亿元增加到476.2亿元,年均增长29.5%;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511亿元,年均增长44%,是“十五”时期的6.7倍。省会经济首位度从2005年的17.3%上升到2010年的22%。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合肥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平均增速均位居第一;地区生产总值从第18位升至第15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第19位升至第9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第17位升至第13位,地方财政收入从第18位升至第10位。今年以来,全市经济继续高位平稳运行,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为实现“十二五”高起点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合肥,具有优良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禀赋,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消费和流通中心。粮油经济和畜禽养殖业较为发达,特色农产品丰富,是全国唯一的“淡水龙虾之都”和“坚果炒货之都”,所辖肥东县、长丰县、肥西县进入2010年中部百强县和全省科学发展一类县;肥西连续两年成为全国百强县。“十一五”以来,在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和“工业立市”、“县域突破”、全省城乡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等重大战略的强力牵引下,在矢志不渝的创新与突破中,合肥市农业阔步前进,奋力赶超,以大笔纵横的宏大气魄,为该市“三化同步”发展再添崭新篇章。农业生产走上了“金色大道”,实现了“沧海桑田”的历史巨变;农业产业由弱不禁风的“小舢板”锻造成了破浪远航的“大航母”,实现了“转型发展”的跨越嬗变;农业产业化在提升跃进中成为带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的“动车组”,承载着城乡经济的融合互动。
一项项成果展现着合肥农业的创新之“先”:锐意进取,突破农业传统惯性发展模式,着力破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难题,在全国率先探索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1+4”粮食高产创建、秸秆禁烧、农产品营销“七对接”、农业经济技术和监管一体化、整村推进土地整治和新农村建设等6个“合肥模式”,受到国家农业部、国土部等充分肯定;在安徽省率先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市县支农政策体系,率先开展的统筹城乡土地要素市场建设、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和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服务、农村经营综合管理服务、农民培训“田间学校”、农民专业合作社“八社并建”管理模式等5大农村经营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成为引领全省农村经营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标杆”。
一次次进位赶超彰显着合肥农业的发展之“快”:采取综合发展举措,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肥东和长丰农业产业化示范区、经开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成为年产值突破60亿元的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集聚度、农产品综合加工能力和规模养殖率、出栏家禽、存栏奶牛均位居全省第一;肥西县成为全国苗木花卉生产大县、全省第一养禽大县,长丰县成为全国设施草莓生产第一大县;合肥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种业高科技研发基地、全省农产品加工研发中心。
一个个数字标记着合肥农业的跨越之“大”:“十一五”以来,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连续跨越300、400、500三个百亿元台阶,2010年达到576亿元,总量位居全省第一;今年上半年达到346亿元,超过2008年全年总量。2010年,全市年产值超亿元的龙头企业突破100家,蝉联全省首位。与2005年相比,全市粮食总产、蔬果总产、肉蛋奶水总产量、生猪出栏、家禽出栏分别增长25.7%、46%、35.9%、23.6%、22%;特色高效规模农业比重提高到78%;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总量分别高出7.2倍和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118元,增长17.4%,分别高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199元和1833元,连续5年实现跨千元增长,连续3年增速超过城镇居民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由3.01∶1缩小到2.68∶1。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293元,增长20.4%,接近2007年全年水平。
这一组组不断被刷新的数字,折射出合肥市农业改革发展的强劲脉动,描绘出跨越进取的非凡轨迹。一幅壮丽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新画卷跃然呈现,书写了一个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华丽转型的精彩篇章,开创了“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喜人局面。
十大巨变,展示了合肥市农业“创新、创业、创造”的蓬勃力量,谱写了合肥市经济社会和城乡统筹发展中最美旋律。合肥现代农业发展的历程,铭刻着不甘落后、奋发图强的执着追求,镶嵌其中的新气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熠熠生辉,引领和催生着该市农业的大发展、大跨越。
合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大格局中谋划和发展符合合肥实际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将其作为以工哺农、以城带乡、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农业农村经济破茧蝶变、振翅腾飞的第一重招。从思想突围、理念创新,到思路突破、举措创新,为推进合肥现代农业加速发展开辟出了一条跨越的蹊径。
合肥市委、市政府注重顶层设计,积极破除影响农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标注了闪光的坐标。着力破除抓现代农业就是农委的“单打一”思想,牢固树立“全域合肥,全域农业现代化”的观念,着力夯实“三化同步”的重要基础,坚持市县齐抓、部门合力、城乡一体、工农统筹的思想,打破行业界限、行政界限和区域界限,在全市城乡经济发展的全局中推动农业加速转型;着力破除抓现代农业就是农村的传统发展思路,跳出农业抓现代农业,牢固树立大农业、大基础、大产业思想,在全市一二三产业的联动互动中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观念一变天地宽,从旧思维的篱笆中挣出,扑面而来的是习习清风和万里云天。全市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合肥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部署和要求,在工作理念上,坚持从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思维向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转变,将发展工业积累的经验、模式、资本及技术等引入农业领域,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在发展手段上,坚持从依靠资源、劳动力和“靠天吃饭”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力素质提升和设施农业发展转变,增强农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发展路径上,以“产业重融、农地重整、要素重组”为基本路径,加速资源要素向现代农业汇集集聚;在经营模式上,坚持从分散型、粗放型向集约型、规模化转变,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农业经营方式;在产业结构上,坚持从注重产品数量增长、产业间条块分割、地区差距悬殊向农产品总量平和、结构优化、质量安全并重以及产业协调发展、区域特色优势突出转变,做大做强区域主导产业;在功能定位上,坚持农业基础产业的单一经济功能向粮食生产、就业保障、生态保护、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等多元功能并重转变,在充分发挥基础产业功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开发农业非经济生产功能,努力探索和实践着一条“大产业、大发展、大作为、大跨越”的现代农业跃升式发展之路。
思想解放带来了理念革新,理念的更新,加速了合肥现代农业的跨越发展。
立足省会城市实际,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坚持“依托城市,发展农村,服务城市,致富农民,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的发展思路,以城市的科技、人才、资金和市场为依托,以现代科技为支撑,以现代产业体系和经营形式为载体,以优良生态、优美景观、优势产业、优质产品为标志,紧扣农业产业化这个着力点,加速推进“生产、经营、主体、要素、功能”五个转型;大力推进区域布局、农业产业、农业产品三大结构调整,构建“三圈两区一带”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布局,加速城区农业“融城发展”、近郊农业“提升发展”、远郊农业“规模发展”、江淮分水岭“综合利用”、沿湖和水源涵养地“保水农业”和滨湖“适水农业”开发,加快发展与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相适应的都市型现代农业。
围绕这一清晰的现代农业发展路线图,“推进特色化,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规模化,加速高效农业发展;推进园区化,促进产业集群集聚;推进功能化,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推进产业化,提升农业经营水平;推进生态化,增强农业资源循环利用能力;推进市场化,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推进科技化,夯实转型发展基础支撑;推进设施化,增强农业集约发展能力;推进合作化,持续增加农业有效投入”等十大发展重点纷纷推出,“建园区、培龙头、促联结、创品牌、大招商、抓投入”等一系列联动措施相继跟进,合力掀开了合肥农业跨越赶超的崭新一页,为合肥农业经济更大发展奠定了更高、更强的平台,更为合肥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更扬云帆立潮头,又踏层峰辟新天。迈进“十二五”,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合肥农业又迎来了一个跨越赶超、加速崛起的黄金机遇期。合肥将紧紧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一主线,坚持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更加注重加强农业基础,更加注重农业转型升级,更加注重现代农业发展,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双千亿”跨越发展行动,大力实施“龙头集聚、产业集群、开放驱动、项目拉动、创新推动、合作联动”六大新战略,努力形成大产业、大龙头、大园区、大基地系统支撑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新格局,力争到2015年,全市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1500亿元、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销售收入突破2000亿元的目标,努力把合肥打造成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和现代农产品物流中心,争当安徽省现代高效农业的引导区、现代农业园区的示范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样板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验区。
合肥是省会,体现着安徽的实力,代表着安徽的形象。安徽省委、省政府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合肥要“加快建设充满活力、独具魅力、创新发展、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和现代产业基地,努力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在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基础上,合肥正全力以赴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继沪宁杭之后的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并朝着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方向迈进。今天的合肥,正面临着新的机遇,站在了新的起点,肩负着新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