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接足地气添底气察透民情增才干


    河南组调研后半段,新乡市连续半个月阴雨低温寡照天气,引发了调研组对秋粮生产形势的担忧。雨中下地已经成为调研组每天的必修课,脚上手上身上都粘满了泥土,为还没有结束灌浆的玉米心急,为成片倒伏的玉米痛惜。

    9月12日中秋节,所有调研人员都在驻村点上,其中相当比例的年轻人,难免思念幼子和家人。是浓浓的乡土情,给他们带来了慰藉和温暖;大家与当地农民互赠月饼、互致问候、互相走动,凭借一轮明月,表达相互的信任和感动。

    中秋之夜,韩村河村党总支书记张桂平盛情邀请北京组出席她家的中秋家宴。席间她满含深情地说:“你们的工作态度打动了我,你们的真情感动了我,希望农业部调研组五位同志成为我们韩村河的荣誉村民,成为我们经常走动的亲戚。”

    在黑龙江甘南县,调研组再次看望第一代垦荒队员中90岁的付家老太太,表达了青年干部对老一代创业者的敬意,并祝愿他们安享晚年。付老太太盛情邀请大家过中秋,老少三代20多口人齐聚一堂、其乐融融。走的时候,老太太一直拉着大家的手不放:“这就是你们的家,以后常回来看看。”

    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村民严立标家院子里坐满了人,欢声笑语、热闹异常。邻近的村民来了,大包干带头人关友江、严国品来了,村办企业的负责人来了,县农委的同志也来了。大家拉家常、话发展、表心愿,整个院落如同亲人聚会,热情四射、温情洋溢。节日当天,同志们先后来到脑中风老人张荣淼、特困退伍老兵张常德、大包干带头人严国品和农户徐国光的家中,带去月饼和水果,送上良好祝愿。

    调查组:秋粮熟了,我们也带回沉甸甸的收获

    调研组下基层这一个月,正是秋粮灌浆成熟的关键时期。有的年轻人诙谐地说,不仅见证了秋粮丰收的喜人景象,并且我们自己也“熟了”。

    江苏调研组的5名成员分别来自不同单位,平均年龄37岁,都是单位的骨干。组员徐芳的孩子才10个月大,她带着对孩子的浓浓思念、对家庭的深深牵挂,奔赴农村调研,她说:“每次打电话回家,听说女儿对着我的照片伸手要妈妈抱,让我十分心酸和内疚。”有的成员想到自己分内的工作,需要单位里别的同志来分担,也感到内疚。因此大家更加珍惜这次下基层锻炼的机会,在一起学习部领导讲话和有关文件精神,协作开展入户访问,围绕调研情况交流感想、分享体会,相互学习和启发,每天都有新收获、每天都有新提高,真诚感谢部党组对青年干部的关怀和重视。

    广西调研组的邓红亮、孙暖、曾昊等几位年轻同志,大都没有长时间的基层调研经验。虽然参加过调查研究的培训,但真到基层才发现,理论与实践还存在着距离。为了提高调研能力,他们坚持每天调研回来后交流调研方法、汇总调研成果、研究提炼问题。经过20多天的实践锻炼,初步掌握了如何营造出宽松的交流环境,如何用让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进行交流,如何与调研对象建立信任等调研技巧,调研能力、写作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实践锻炼“劳其筋骨、苦其心志”,吃透基层情况,锤炼作风意志。一批年轻人从基层回来,思考更细,眼界更宽,心里更敞亮了。

    江苏组的李增裕认为,跳出农业看农业,有助于破解农业的发展困境。最近《农民日报》有文章分析江苏农业的分量时,提出一个“陀螺论”,农业是陀螺的尖,我们在调研中感到这个尖在变的越来越细,越来越小,承载的分量却越来越重。以前知道农业老龄化问题,没想到这么突出,华西村34个水稻生产从业人员,年龄最大的77岁,最小的62岁。以前知道土地流转比较难,没想到这么尖锐,土地流转费用有的只有70元/亩,有的高达1000元/亩,土地承包合同有的只有3年,有的一签30年。通过调研我体会到,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是有制度保障的农业,要保障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保障大户投入的积极性,保障地方政府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必须是多元化、多层次的农业,要分工更加细致,结构更加合理,效益更加显著;必须是有接班人的农业,要能够自我造血,自主创新,有活力,有后劲,可持续发展。

    广西组的年轻人说,从田阳县走访的情况看,90%的农户对合作社不甚了解,但都希望能有一个组织来帮自己发展生产,扩大销路,产品卖个好价钱,农民对农业专业合作社有实实在在的需求。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锻炼 农民群众 土地 农民收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