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侯家村:农民争做“追星族”


    □□席真

    在山东聊城东昌府区沙镇镇侯家村,不当“追星族”的农民可就“OUT”了。他们追的“星”不是什么“娱乐明星”、“体育明星”,而是村里土生土长的服务星、致富星、文明星。“现如今,俺这里父老乡亲们的劲头大着呢,他们结合自家情况划定‘追星’目标,纷纷表示要让自己的‘追星’成绩衬得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这块响当当的牌子。”该村党支部书记侯新林说道。

    书记瞄准服务星

    找准定位是“追星”的第一步。对于村里的“大管家”侯新林来说,当个称职的“服务星”是他给自己定下的目标。

    位于东昌府区西南边界的侯家村曾是十里八乡有名的贫困村,那时候村民仅靠种粮食和大路菜为生,人均收入不足800元。2003年侯新林当选村支部书记后,自掏腰包组织党员群众100多人到寿光、青州等地参观学习,还通过亲戚担保,从外地赊来了价值三十多万元的大棚骨架、塑料、草苫子等建棚材料,发展起了洋香瓜冬暖式大棚和蔬菜大拱棚,并多次考察市场,供苗、管理、出售等各个环节全程参与。为改善村民居住环境,2006年在征得全村95%以上村民赞同的基础上,侯新林又大刀阔斧地开始了新村建设,如今220座二层楼房和1栋5+1模式住宅楼,使全村80%以上的农户告别了低矮的旧房子,住进了新房。侯新林还积极联系有关部门,为村里修上了柏油路,挖通了排水沟,通上了自来水,拉上了有线电视,村中心一个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休闲文化广场也正在建设中,年底前可投入使用。

    党员争当带富星

    “新民,这一季洋香瓜,你得挣了七八万吧,这回的‘致富星’非你莫属了。”“俺这还算多啊,士瑞家有6个棚呢,保守估计也得超过十万了,他才是当之无愧的‘致富星’呢!”吃过晚饭,在村支部活动室前聊天的人们盘点着前一季的收获,数起了“星星”。这一季的香瓜卖了个好价钱,一个100米长、占地1.2亩的棚可收入2万元。

    2003年,村里决定发展洋香瓜冬暖式大棚和蔬菜大拱棚时,穷怕了的村民害怕风险纷纷选择了观望。看着致富门路推广受阻,村里发动党员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时任支部委员的田士瑞拿出自家全部积蓄并四处借钱建起了6个大棚。他还从自家人做工作,发动田士山、田士亮等4户兄弟建起了8个大棚,有党员的30多个大棚带动,全村当年就建起了100个冬暖式大棚,而且一个大棚洋香瓜和西红柿总收入就高达2万多元。等待观望的农民心动了,第二年就自发新建了140个大棚。现在,侯家村共有大棚500多个、种植面积达到800多亩,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两万多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群众竞挂文明星

    田士刚正在自家近30平方米的露天阳台上侍弄花草,“这几盆吊兰俺打算一会儿给长贵老哥他们几家送去,让他们也美化美化庭院。平时他们为村里义务打扫卫生俺没时间去,可这讲文明咱可不能落下。”眼下,田士刚送出去的吊兰已在20多户村民新家里发挥着净化空气的作用。

    “唰、唰、唰……”晴好天气时,每隔两天就能看到侯长贵或其他村民志愿者在村里扫街。村民渐渐富裕了,经济条件开始跟城市接轨,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提高了标准。侯家村从农民反映强烈、生活急需解决的绿化村庄、净化风气入手,引导群众竞挂“文明星”。现在村里成立了党员带头的村容村貌整治领导小组和村民志愿者服务队,配备了垃圾箱,做到了垃圾日产日清。为营造和谐村风,村民还自发成立了综合治理小组、村民纠纷调解小组等,8年来村里没发生过一起打架斗殴事件,没有一名村民到上级上访,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17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棚 蔬菜 吊兰 休闲
上一篇 : 大山情深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