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省不断调整优化粮食种植结构,重点发展玉米、马铃薯等抗旱、高产、适应性强、市场潜力大的优势作物,逐步确立作物生育阶段需水与降水季节分配相吻合的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在渭北推行压小麦扩玉米,在陕北推行压杂扩薯(玉米),在陕南浅山丘陵区推行压麦扩薯。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使有限降水资源利用率逐年提高,带动了旱作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升。
依托杨凌高新技术示范区,充分利用该省农业科研力量优势,积极开展以节水农业技术为核心,配套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缓控释肥技术、栽培技术、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技术等综合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模式研究,形成区域特色的渭北旱塬冬小麦抗旱技术模式、玉米地膜覆盖双垄沟播技术模式、陕北马铃薯起垄覆膜栽培技术模式、陕北小杂粮双沟覆膜集雨窖灌栽培技术模式,并建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开展抗旱抗逆品种引进、筛选、示范,研发以肥水资源效率提高为核心的肥水管理体系等,为全省新型旱作节水技术模式推广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探索出一条适合陕西地域特色的节水农业发展之路。
“十二五”期间,该省计划每年推广3000万亩节水农业技术,其中推广覆盖技术600万亩,自然降水利用率提高10%以上,降水生产力提高0.15公斤/方;节灌、集雨补灌技术400万亩,水分生产力提高0.1公斤/方,水肥一体化技术亩节水150方以上;深松耕技术1000万亩,减少地表径流50%以上,提高水分利用率10%以上;粮食作物亩增产50公斤以上,果菜亩节本增效800元左右。
宁夏地处西北内陆,降水稀少,是全国水资源最少的省区之一。随着国家粮食安全对旱作农业区依赖程度的增加,开展覆膜保墒集雨补灌,充分利用当地雨水,对保证区域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为引黄灌区发展设施高效农业扩展空间。
农田节水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为保证节水农业工作顺利开展,区、市、县积极整合项目资金,实现了“四个结合”,即与自治区财政支农项目相结合,与扬黄高效补灌项目相结合,与生态移民项目相结合,与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相结合。
近年来,全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积极试验和引进了多项节水农业新技术,在集成基础上大胆创新,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引黄灌区节水技术体系和旱作农业节水技术体系。旱作农业区在无水源地区、有地下水资源地区和有扬黄水水资源地区,分别形成了“集雨场+蓄水窖+地膜覆盖”集雨补灌节水技术模式、“库、井、塘、池水+移动滴灌设备”移动补灌节水技术模式和“水窖(蓄水池)+大(小)拱棚或日光温室”设施滴灌节水技术模式等6种类型的节水技术模式,配套形成了“四膜”、“三补”、“一集”8种实用的抗旱节水高效种植技术,显示了较高的蓄水保墒、逆境成苗、抗旱增产增收效果。
推进农田节水技术的主体是农民,技术措施的落实也要靠农民来实现。为加大覆膜保墒集雨补灌旱作节水农业示范推广力度,一是在组装配套,集成创新旱作农业技术的基础上,考察学习外省旱作节水农业的先进经验,引进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实现了秋季覆膜、早春覆膜由半膜向全膜转变,玉米、马铃薯平均亩增产20%~30%。二是积极开展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目前已累计开展覆膜保墒和集雨补灌试验30多项,建设万亩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园(区)10个、千亩以上示范区80多个。三是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技术到位率。
“十一五”期间,全区累计推广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350万亩,亩均节约入田水量400立方米;新增滴灌节水灌溉面积28.74万亩,全区滴灌节水灌溉面积已达到30.34万亩。全膜双垄沟播旱作节水技术推广面积由2008年的4万亩发展到2011年的100万亩,玉米、马铃薯和瓜菜等作物集雨补灌技术面积达140万亩。
“十二五”期间,宁夏将以建设“三大农业示范区”为契机,在加大农田水利建设的同时,积极推广各种先进实用农田节水农业技术,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建立起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带动农田节水工作全面发展。2011年到2015年,农田节水面积由800万亩增加到1000万亩,农作物单产提高15%~30%。自然降水利用率提高10%~15%,水分生产效率由0.3~0.45提高到0.45~0.60以上,每方水补水效益达到10~15元。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9-05/171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