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十万群众受益 84个“一事一议”项目


    本报讯(记者刘久锋通讯员安生岭)听说家里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在外打工的贵州省道真自治县平模镇顺河村茨竹村民组农民邓华日前捐资1万元。项目实施以来,全县群众先后义务投工投劳18.5万个、共计捐资10多万元。

    2010年,道真被列入贵州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整县推进(第二批)扩大试点县,共实施“一事一议”项目84个,财政奖补总金额达1400万元,受益群众约10万人。

    “对于农村公益设施建设来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真是‘及时雨’,”道真县委书记刘江年介绍,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级公益设施建设曾一度存在着筹劳难、筹资难的问题,至2009年底,县里大多数通组公路都是晴通雨阻,部分村民组还存在着灌溉难的问题。

    该县高度重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认真制定工作方案,成立了领导机构和工作组。涉及村组分别选举产生了民主管理委员会,下设施工建设、物资保管以及监督指导等工作组。项目实施前,采取召开村民代表会议、个别走访、书写标语等方式,广泛宣传“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通过召开群众大会的方式,对“工程内容、土地协调、劳动力投入”等相关问题进行民主决策;项目实施过程中,定期或不定期对工程实施情况进行审计,并将结果向项目区群众进行公示,如果需要更改相关事项,必须向相关民主管理委员会报告,审议通过方可执行;项目实施完毕后,组织群众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民主评议,村支两委干部接受群众当面质询。通过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进一步加快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步伐,群众参与村级公益设施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切实破解了农村公益设施建设筹资难、筹劳难的问题。

    为确保“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成后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该县认真总结以往村级公益设施建设和管理中的经验教训,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努力在管护方法、管护模式上求创新和改进。

    项目启动前,涉及村、组必须向县、乡(镇)政府作出书面承诺,确保工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建设中,县、乡(镇)统一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蹲点指导,千方百计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项目建成后,由村里的民主管理委员会主持召开群众大会,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让村民们出主意、想办法,建立健全农村公益设施管护长效机制。

    目前,该县已完工的61个“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均建立健全了管护长效机制,同时,也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加强了农村道路、水利、电力等公益设施的管护。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建立健全 土地 发挥效益 总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