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挑起振兴民族种业的大梁


    本报记者刘君祥

    张伟,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清华大学生物化工专业硕士毕业,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硕士。

    他曾在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旗下多个业务板块担任重要职务,历任上海中化橡胶公司执行董事、中化化肥公司副总经理、中化国际实业公司副总经理、中化道达尔油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等职务。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对不同的行业和市场均具有深刻而独到的认识。2008年出任中种集团总经理,2009年9月出任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总裁助理。

    他担任中种集团总经理以来,公司业绩保持持续高速增长,各项工作快速、有序地推进,使中种集团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带动力大幅提升。

    在中种集团里,有这样一句镌刻在每一个员工心中的话:为农民提供最优质的种子和更周到的服务,成为最受信赖的种子企业。这是中种集团的发展愿景,更是中央企业为振兴民族种业要挑起大梁的振臂一呼。张伟与他的员工们共同营造了一种创业般的工作氛围,与他的对话也让记者不自觉地被这豪情激荡的气氛所感染。

    记者:中种集团是国家九部委联合认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连续两次被评为中国种业五十强之首,是我国唯一以农作物种业为主营业务的中央企业。30多年来,一直把中国种子产业升级的积极推动者作为战略定位。请您谈一谈集团在这方面具体做了哪些卓有成效的工作?

    张伟:中种集团在重组进入中化集团后,全面启动了国家级种业公司建设。首先加强了育种科研能力建设。不仅在海南建立了南繁育种中心,还在全国重点区域完善了育种站布局,近期又启动了中国种子生命科学技术中心的建设项目。其次是推动并购重组,开创了企业与农业科研院所之间深层次、战略性产学研合作新模式。第三,加强了种子基地建设。大力推广“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建立了覆盖主要农作物种植区域的五大基地带,涵盖水稻、玉米、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种子、油料作物种子和蔬菜作物种子,并配套完善了11个种子加工储运中心。第四,提高了资本保障能力。现在中种集团注册资本已达到人民币4.2亿元,居国内种业企业资本规模之首。第五,通过加强管控体系建设,提升了企业信誉水平。中种集团作为我国种业首个引入前、中、后台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种企,通过全面加强各关键环节的内部管控力度,提升了种业企业抗风险能力,有力地支持了公司战略推进及业务发展。经过多年努力,中种集团获得了大公企业信誉评级最高等级AAAc级。标志着我国种业企业抗风险能力、合理竞争意识及社会责任价值有了显著提升。

    记者:我国种业发展长期实行国有科研单位育种模式,企业缺乏育种支持,造成市场化改革后产业链的育种和生产经营环节衔接不畅。中种集团对此问题认识较早,一直坚持自主研发和合作育种并重的研发方针,并围绕农作物新品种培育和生物技术研究等关键问题开展联合攻关和产业转化。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您有什么感悟?

    张伟:种业的核心驱动力是科技创新,这也是中国种业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主要差距。中国种业要从根本上实现产业升级和持久发展,需要种业企业下决心、花大力气、持续性地投入自主研发能力建设。中种集团自2009年以来一直向国家建言献策,呼吁加快种业产业升级,提升民族种业的核心竞争力。今年4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研发体系,为种业科研指明了方向。这让我们备感鼓舞。

    为了加强国内种业的科技交流和产业合作,推进中国种业的整体产业升级,我们联合全国52家一流的科研院所、农业院校、骨干企业和行业协会,发起组建了“种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围绕农作物新品种培育和生物技术研究等关键领域开展联合攻关,将基础性研究成果与应用性研发有机结合,努力提高产业转化能力。目前,中种集团已经在主要农作物生态区,与一流的科研单位和育种团队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夯实了种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内涵,合作各方充分发挥产业链各环节的优势,做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实现了科技创新与成果产业化的紧密结合。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种子 品种 转化 产业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