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经受洗礼感受变化


    安鹏摄

    8月6日,“中央新闻单位青年编辑记者延安行”第八小分队在吴起县吴起镇植下了一片纪念林。

    本报记者张凤云周涵维吴佩郭少雅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代表着自由、民主和平等,当年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人,怀揣着梦想,历经艰险翻越八百里秦川,结伴来到延安。而今天,中央新闻单位百名青年编辑记者也背着行囊来到这片红色圣地,重温革命历史,感受战火纷飞的岁月里那些令人感动的瞬间,接受了一次思想上的革命洗礼。

    “1944年正月十五,就是在这座房子里,毛主席宴请了枣园乡24位6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为他们过了人生中的第一个生日。”8月3日,在陕西省延安市枣园革命旧址,讲解员向参加活动的编辑记者介绍着关于延安的那些往事。

    讲解员告诉记者,那时候,住在枣园的领导们非常关心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毛主席在工作之余还经常到附近的农家,问问老乡今年种了多少粮,养了几头猪,小孩上没上学,日子是不是还过得去。这一传统延续至今,当地的干部每年都会去偏远山区,看看当地的情况,问问老百姓的生活,为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实际困难。而在枣园革命旧址,每周末都会有一些怀旧的老人来到这里,打起腰鼓,唱起信天游,歌唱党的历史。

    从枣园出来,驱车不久到达杨家岭革命旧址,第一眼便能看到“中央大礼堂”,中共七大、陕甘宁边区劳模表彰大会、歌剧《白毛女》的首演都是在这里举行的。延安时期,提出了“文艺必须为人民大众服务”、“文艺工作者必须深入实际同群众相结合”等一系列指导思想,并诞生了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经典文艺作品。当时著名的陕北歌剧《兄妹开荒》,据说在没有任何扩音设备的条件下,观众竟达2万人。当讲解员讲到陕北民歌《东方红》的时候,年轻的编辑记者们自觉地跟着唱了起来,嘹亮的歌声引得前来参观的游客也加入其中,气氛庄严而热烈。

    杨家岭毛主席旧居坐落在一个普通的小山村里,几口简单的窑洞依山而建。从窑洞前的平台上望下去,可以看见一片菜园,里面种满了豆角、茄子。讲解员告诉记者,这就是当年大生产运动时期,毛主席自己耕种的菜园。当年毛主席就是用自己亲手种的蔬菜,在这个小院里宴请了华侨领袖陈嘉庚。说是宴请,其实就是在桌子上铺了两张报纸,做了一顿小米搀大米的“国共合作饭”,桌上仅有的鸡则是邻居大娘送来的,算下来,这顿饭总共才花了两毛钱。

    这正是当年开展大生产运动的一个缩影。为了解决边区部队机关的生活问题,减轻当地群众的负担,1941年底,中共中央开始号召军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开展大生产运动。无论军队、政府机关还是学校,一律发展自给经济。在南泥湾,王震将军率领着359旅,在几年内开垦了3.5万亩荒地,将原来的烂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

    8月4日,记者参观了清凉山新闻纪念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新闻前辈们坚守革命理想,自己造纸,自己做油墨,用手中的笔,在最简陋的条件下,将革命的信念传播到中国的每一个角落,成为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深受激励的年轻编辑记者们随即在清凉山上庄严宣誓:努力做让党放心、让人民放心的新闻工作者。

    8月4日至7日,记者来到长征落脚点延安市吴起县的几个村庄,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切感受到这片红色土地上的巨大变化。在这里,记者看到的是绵延不绝郁郁葱葱的山林,再也不是人们印象中黄沙漫天的黄土高原。

    从1999年开始,吴起县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经过几年的努力率先在全国完成了退耕还林。说起变化,村民这样说,以前“风吹一层沙,雨下一道沟”,现在风沙天少了,环境好了,山里面的各种动物也多了起来。

    面对退耕还林后耕地面积的减少,村民建大棚,育树苗,搞林果,正在向有限的土地要高效益。同时,为了更好地发展农村经济,当地政府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窑洞再也不是以前的土窑洞,而是铺上了地板砖,吊上了顶,家电设施一应俱全,农民住着农家屋,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退耕还林 小米 大米 蔬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