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参与式培训培育新型农民


    把课堂开到田间地头,改变传统的农技推广模式,引导农民主动参与,把单一培训改为参与式培训,将农民由被动的“听”到主动的“学”,这是记者日前从农业部在河北省玉田县开办的全国首家“农民田间学校示范校”上所了解到的一种创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新模式。

    创新培训模式加强农民田间学校建设

    据农业部科教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参与式培训是农民田间学校的主要培训模式,也是农业科技推广方法上的一种创新。农业部从1994年起便引进了农民田间学校(FFS)模式,并在全国大力推广这种模式。农民田间学校创新了传统的农技推广模式,让农民成为培训主体,引导科技要素向农村聚集,能加快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提高农民自主发展能力和组织化程度。

    玉田县是我国的粮食生产大县、畜牧大县、蔬菜大县,也是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因此,农业部选择玉田县创办我国首个农民田间学校示范校具有现实的推广意义。它为全国农技推广工作搭建了一个改革实验和发展示范的新平台,将为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探索新的路子、积累经验、提供示范,也将为全国田间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指引作用。

    据了解,为培训一批过硬的师资力量,农业部科教司从2009年起,就与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北京市农业局先后举办了六期农民田间学校师资培训班,培养了278名教师。同时,他们还成立了全国农民田间学校专家指导小组,加强研究、总结经验、编写教材、完善管理办法,指导全国农民田间学校开展工作。

    □□

    本报记者郑海燕

    多措并举推进农民田间学校建设

    为了办好农民田间学校,使农民得到真正的实惠,学到实用的农业技术,农业部科教司与中化化肥有限公司拟计划在全国开办50所农民田间学校示范校。通过示范校的建设,摸索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办好农民田间学校的经验,同时用这种方法带动一批基层技术员向辅导员转变,创新思维方式和推广方式。因此,他们曾多次召开现场会,先后组织各省农业厅科教处的相关负责人观摩、学习、研讨,并于2010年底举办了全国优秀学员座谈会。

    各级农业部门还积极探索、大胆尝试,针对不同产业创造性地举办了各类农民田间学校,取得了初步成效。据不完全统计,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们在青海、宁夏等地开办了20多个省级师资培训班,并在全国各省区陆续开办了200多所农民田间学校,涉及到水稻、果树、蔬菜、养殖等领域,累计培训农民超过1万人次。

    改革创新、探索经验、示范带动、科学发展,是创办示范校的主要目的和宗旨。据介绍,该所示范学校邀请了农业部的专家学者、玉田县蔬菜站、两个区域推广站的技术人员20多人参与辅助工作,总结参与式培训的推广方法和推广技巧,为其他田间学校的开办提供经验。同时,该所示范校还承担一项科研任务,将组织专家全程跟踪,剖析田间学校在帮助农民节本增效、增产增收、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提升农民素质等方面起到的作用和效果。

    农民田间学校惠泽农民逾万人

    实践证明,参与式培训可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学员通过培训后提升了发现问题的能力,一般都能够识别一些常见的病虫害,找出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盲目防治。农民足不出村既能学到实用的技术,又能提高效益,增加收入。参与式培训调动了他们主动学习科学知识的欲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积极主动地学习专业技术,利用所学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习能力。因此,村民希望主管部门能办出更多的属于农民自己的田间学校,为他们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和舞台。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产业发展培训部主任李永全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有学员在湖北省水稻农民田间学校学会了观察识别水稻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并掌握了科学施肥的技术,其中使用配方施肥可节省30~40元,农药可节省40元,一亩地有效节省60~80元。此外,每亩地可增收200元左右,农民亩均节本增效近300元。许多农民经过田间学校培训后,增产增收幅度都超过10%,最高可达到30%以上,全国现有200多所农民培训学校,直接受训农民逾万人,不仅可以自己增收创富,还可以间接带动和辐射周边农民致富。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蔬菜 施肥 识别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