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做好人物采访的几个关键点


    □□ 李菖鹂

    作为一名记者,人物采访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可以说,采访既是报道成败的关键,也是记者成败的关键。一个有经验的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就已经完成了提炼思想、筛选材料、通篇构思等工作,甚至某个细节用在稿子的哪个部分都已经了然于胸。如果采访结束了还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采访就是失败的。通过学习老一辈优秀记者的经验和自己在工作中的体会,我认为要想做好人物采访,一定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点。

    其一,采访前做好充足准备,变被动采访为主动采访。每次采访前,都应该列出详细的采访提纲。有文字资料的,尽量多搜集一些,看看别人报道的角度,也了解被采访对象的基本资料,避免采访时再浪费时间询问;没有文字材料的,先找被采访对象的亲人、同事等做一些了解,形成一个初步的印象。然后,根据这些材料,反复思考,设计问题。如此一来,面对被采访者时,既不会对他太陌生,也容易和他建立融洽的交谈氛围。同时,可以把采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避免他说什么就记什么的被动局面,了解那些他没有谈到而又需要了解的问题,引导采访步步深入。

    其二,采访时要摆正姿态,学会认真聆听。采访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知识分子、党员干部,也有工人农民,普通百姓。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各不相同,表达的水平也参差不齐。要想从被采访者那里获得足够多的信息,首先应该做个耐心的聆听者,不能要求采访对象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来接受采访。比如采访一个农民,最好闲话家常一般,从对方琐碎的叙述中挖掘需要的素材,而不是不耐烦地告诉他别扯远了,应该怎么怎么说才对。

    其三,要身临其境,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采访。采访应尽量到采访对象熟悉的工作或者生活环境中进行。特殊场景构成特殊的人,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场景。比如,我采访一个喜欢唱戏、在国家级比赛上获奖的6岁娃娃,采访就是在他的家里完成的,因为在家里孩子最放松、最自在,能够展现出多才多艺又顽皮可爱的一面,不但不会紧张,也更容易挖掘一些细节。而写一个做义务法律援助的律师,采访就在办公室进行,因为在那儿有许多等待帮助或得到了帮助的人,有她日常的工作轨迹,最能凸显她的闪光点。

    其四,采访要细致深入,注重思想交流。采访是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思想的交流,情感的交流。著名记者郭梅尼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课时,举了一个采访救火英雄徐效钢的例子。采访中,因救火而严重烧伤面部的徐效钢说到“说实话,像我们这样的人,活着比死了还要难受”。郭梅尼马上问到:“那为什么你还活得这么乐观,做出了这么多成绩?”徐效钢说:“说老实话,想走绝路是很简单的。但是,一个人来到世界上,对家庭、对社会是有义务的。如果一遇到不幸就轻生,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对党的义务由谁来承担呢?如果那样,未免太自私了吧!”正是这番话,解释了这个年轻人的思想境界。可见,人物的内心世界不是轻而易举能够挖掘到的,只有通过记者与之进行深入的思想、情感交流,才能启发出来。

    其五,要善于利用侧面采访,找到关键人。有时候采访对象确实不善言谈,如何启发也无法获得必需的材料,或者由于情况特殊无法直接接触采访对象,就需要运用侧面采访,找一些关键人。比如我曾采访过一个优秀钢琴老师,不但琴弹的很好,还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生。但说到自己这些年做了哪些工作,究竟如何培养学生,她什么具体事例也说不出来。于是,我采访了她的两个学生,其中一个学生就说到了一个细节。有一年下大雪,这个学生以为老师肯定不能来上课了,可当他站在窗口向外望时,却看见雪地里有个小黑点慢悠悠由远及近,正是老师骑着自行车冒雪赶来。进屋后,老师轻轻拂去一身的雪花,搓了搓手马上就开始上课了。学生说,正是这件小事让他明白了老师对钢琴教育的执着和认真。文章见报后,很多读者反映这个细节很感人。还有,不久前《中国青年报》刊登了一篇《永不抵达的列车》,缅怀在温州动车事故中遇难的大学生,采取的就是侧面采访。通过采访遇难大学生的同学、朋友,真实还原了事故发生前后的一些场景,感人肺腑。这些了解采访对象的人,就是侧面采访的关键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办公室 筛选 总结 大雪
下一篇 :月姥娘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