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恒波张卫国李峰文/图
在山东省高青县黑里寨镇大伊家村,流传着一种稀有的地方剧种——东路梆子。该剧种在当地已经流传了100多年,曾一度兴盛。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和许多民间艺术形式一样,东路梆子正在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近日,笔者来到大伊家村,对贺衍泰、贺衍堂等几位东路梆子传人进行了采访。据老人们讲,清朝末年,有一个叫张希斋(音)的老艺人来到黑里寨大伊家村,教出了第一代东路梆子演员。贺衍泰、贺衍堂、伊继龙、伊继共、伊继红、伊继銮、伊培恩等健在的艺人已是东路梆子的第四、五代传人。不过,他们最大的已80多岁,最小的也有65岁。在这100多年的传承过程中,没有剧本,没有曲谱,一代代艺人靠着口耳相传,保留下了40多个剧目,如《包龙图》、《国公图》、《破洪州》、《战洛阳》、《打侄上坟》等。
老人们介绍,他们年轻的时候(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正是东路梆子的鼎盛时期。那时,家家户户都喜欢“梆子腔”。所有演员的演出都没有任何报酬,所有唱戏所需的衣服、乐器、道具以及搭戏台用的东西,都由村民捐钱捐物置办。只要有演出大伙都会出钱、出物、出力,积极参与,毫不吝惜。
这种梆子声腔,与当年在本地流行的昆曲及其他曲调(如“扬州乱弹”、“柳子”、“罗罗”等)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的独有特色。相对地,称河北梆子为西路梆子,称秦腔为老西路梆子。
东路梆子原为秦腔系统的分支。它的唱法,以本嗓为主,每句的最后一字行腔,用假嗓翻高演唱,发出“沤”字的尾音,故东路梆子又称“山东沤”。腔调高亢激昂,抑扬动听。乐器以大胡琴、月琴为主。大胡琴与山东梆子、平调的二弦,莱芜梆子的提琴,枣庄梆子的锯琴等基本相似,杆粗短,椿木为筒,六楞,用梧桐板覆蒙,6—3定弦,里外弦全用老弦。后来,陆续增添二胡、三弦、笙等乐器伴奏。
每到农历十一月,村里的“好事者”就开始组织排练,一直练到年底。春节过后,正月初四,演员们就进入戏房,进行强化练习,并着手搭台。从正月十一开始正式演出,每天三台戏,一直演到正月十六。清明节前后,同样要唱上四五天。每次演出都会有周围村庄成千上万的群众前来观看,戏台周围人山人海,盛况空前。有时演员们高兴起来,能连演十三天,每天三出戏,天天不重样;有时观众兴致上来,围着不走,演员们就从晚上一直演到翌日黎明……他们还与邹平县九户乡南河沟村联合,到邹平礼堂举办过多次大型演出,并在该县各地巡回表演,深受广大农村群众的欢迎。这样的辉煌一直延续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进入九十年代之后,东路梆子开始走下坡路。随着电影、电视等文艺形式的逐渐普及,群众对东路梆子没有了往日的热情。虽然逢年过节老演员们还会继续组织演出,但观众越来越少,演员队伍也逐渐出现断层。
如今,会唱“梆子腔”的只有本村的这几位老人,也许再过几年,东路梆子将会成为绝响。
辉煌已渐成往事,老艺人们年事已高,东路梆子到了面临失传的危险境地。为将该剧种保存下来,该县文化部门将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向省市部门申报,利用录音录像设备对一些剧目进行了录制,当地党委政府也多次表示采取一定措施予以保护。
采访中,老艺人们对东路梆子的现状都表现出担忧的神色,因为“梆子腔”的传承要靠年轻一代,而青年人追求的是快节奏,喜欢的是流行歌,听不惯东路梆子那“咿咿呀呀”的腔调,再说东路梆子在演唱和身法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学起来比较吃力,因而很少有人去学唱。况且多数青年人都外出打工,他们根本没兴趣也没时间去理会东路梆子。尽管如此,几位老人还是定期凑在一起,唱上几段。因为他们对东路梆子有着难以割舍的特殊感情,他们觉得不把东路梆子传承下去总是有太多的遗憾。负责保管服装的贺衍堂老人已经73岁了,现在他依旧定期检查、晾晒各种演出服装,使它们始终保存完好,因为他总是希望这些东西有一天还会派上用场……
“东路梆子”作为一种地方剧种和民间艺术,它的衰落、它的命运,正是众多中国民间艺术的缩影。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如果我们还不有力地保护自己的文化传统及其载体,我们传统的、本土的、主体的精神情感和光荣感,便会无所依傍,渐渐淡化。民族民间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根基,这个根基不能削弱;民族民间文化是民族文化的血脉,这个血脉不能中断。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7-21/169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