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三计”齐施定乾坤


    浙江省三门县是全省25个欠发达县市之一,近年来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些进展得益于该县制定的“三计”。

    第一“计”: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工业化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城镇化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依托。

    近年来,该县借助开发海游港建设滨海新城、开发健跳港建设中国电力城、开发浦坝港建设沿海工业城的“三港三城”建设,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把新农村建设纳入“三城”的大局来谋划。该县突出做好“三城”所在地村的规划修编,努力做到村庄建设与“三城”发展规划相衔接;每年在安排交通、供电、供水、排水等项目时,适当向“三城”所在地的村庄倾斜。

    ——把现代农业作为服务“三城”的配套产业来发展。在“三城”附近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目前10大农业示范基地发展势头强劲;依托山海资源,引进工商资本,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目前,全县共有农家乐特色村(点)30多个,投资总额超过1亿元,经营户达150多户。

    ——把新农民作为建设“三城”的人力资源来培训。该县依托“三港三城”建设,大力实施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3年来,共免费培训农村劳动力6万多人,转移就业1万多人,使该县的劳动力格局日趋合理。

    第二“计”:项目化推进,各个击破

    该县以工业理念抓好新农村建设工作,分级建立项目库,明确建设要求,拟定补助政策,对新农村建设进行项目化管理。该项工作得到了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全县共设立新农村建设项目6806个,投入资金2.3亿多元,其中县财政投入1.2亿元。项目专项资金均列入县财政预算,每年达到全县可用财力的10%以上,其中今年县财政预计新投入新农村建设预算资金5700多万元。

    与此同时,该县积极开展部门、企业联村结对活动,三年来共完成结对共建204个,完成项目结对100多个,到位无偿捐助资金千余万元,集中办大事。

    通过几年的努力,该县共建成了省市级示范村14个,整治村150个。

    第三“计”:从“最难”的问题入手

    “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是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最大的难题,对三门县来说,问题更甚!”县农办主任彭斌辉说。

    三门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要解决新农村建设问题,必须从探索破解资金难题入手。

    该县鼓励各村对自身拥有的各种山海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实现资源开发增收;对集体闲置的厂房、林场、鱼塘等进行更新改造、发包租赁,实现资产盘活增收;对具有优势的主导产业扩大规模,提高效益,实现产业带动增收;利用该县“三港三城”建设快速推进的大好态势,发展上下游产业、物流经济、物业经济,不断拓宽增收渠道,从而壮大村集体收入,增加建设资金。

    该县加大了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村镇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服务“三农”力度,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各种农村抵押融资渠道,充分发挥县农信小额担保公司作用,健全农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大力推广农行惠农卡和信用卡小额贷款卡业务,提高对农业规模主体的授信额度,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贷款面。多方努力、上下努力。最近,该县的主要领导站在战略高度,借助宁波的实力,联合宁海、象山优势互补,打造三门湾次经济圈。一个崭新的新农村形象展现在三门湾这块土地上,引人瞩目。柯桂干吕信渊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新农村建设 推进新农村建设 排水 休闲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