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锐
2011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确立了商业化育种的发展思路,明确企业是商业化育种的主体。吉林省平安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意见》的出台对于种业企业来说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减少繁育、试验、推广直至销售等环节上的“脱钩”现象,育种主体由科研单位转成种业企业,可以加快新品种的上市速度。他说,今后的种业企业谁的科研实力强,谁有自己的品种创新队伍,谁就能在种业市场占领高点,抢得先机。
核心竞争力是创新能力
面对全球种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张平认为,民族种业企业今后一段时间更是要抓住机遇,建设科研育种体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创新能力。而平安种业在十年前就这样做了。成立于2001年的吉林省平安种业有限公司,坚持走科研、选育、生产、经营相结合的路子。2002年,公司成立了平安农业科学院,并高薪引入专业人才、投巨资购进专业设备,并建立高水平试验室、实验基地,以强化品种研发工作。根据不同的气候生态区域、土壤类型、科研需要,分别在辽宁、海南、黑龙江、吉林等地建立了200亩以上的育种基地和试验站42个,拥有研究人员21人,公司至今已审定玉米品种11个,水稻品种4个,大豆品种6个。
张平说,那些研发能力强、核心竞争力强的种业企业,将主宰种子市场。种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品种的竞争,且必须不断地将优质、高产、高效、抗病、抗逆性强的品种投放粮食生产过程博得广大用户的认可,才能占领市场。二是诚实守信,主动热情周到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也是独具竞争力的行为与实力的表现。三是促销手段的竞争,要体现高技术含量支撑及有效的市场竞争,应对业内群雄挑战,也是企业谋生存、谋发展非常重要的环节。
销售对象和方式要转变
平安种业今年的销售额突破了3亿元,覆盖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内蒙古、河北等北方地区。销售对象是面向农村千家万户的农民,营销方式是依托各代销店门市进行。张平说,这种方式还能持续多久不得而知,但肯定不会是一成不变的。目前,吉林省各地已经成立8920个农业合作社,还有很多种粮大户。随着农村生产经营体制改革和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土地向种粮大户集中。张平认为,今后的售种对象肯定是以种粮大户、合作社等为主,营销方式也会由代销逐步转向种子公司直接与用户签订合同销售,或通过网上订货直接销售。
对于今后平安种业在销售方式上的变化,张平表示,公司将在巩固现有老市场的基础上,开发外沿市场和外省市场,以省为单位,依托当地公司或人员建立平安种业销售配送中心,以展示平安种业的市场形象。省内以市、县为基础建立销售、配送中心,实现信息化管理。
延伸经营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中,平安种业利用平安农业科学院这个科研平台,投入科研经费850万元增强育种力量,并与内蒙古通辽农科院、甘肃武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沈阳雷奥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紧密合作,为公司进行专门育种。目前,已育出多个拥有知识产权的品种,使得公司的育种规模、作物种类和育种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张平认为,抓现在,想未来,企业做大做强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发展面临的最大瓶颈就是资金问题。《意见》出台以后,国家加大对种业企业的扶持力度,育种工作由种业企业来完成,项目资金直接落地企业,对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是重大利好。我们要利用这次机遇,把公司建成从单纯的玉米种子经营到“全方位”的种子产业。在经营品种上,除了玉米种子以外,还要加大水稻,大豆,高粱等杂粮种子、油料种子、蔬菜种子的经营,成为“全天候”的种子企业;经营稻种与优质米开发相结合;经营种子与粮食收购、储运、加工、销售相结合,走研、育、产、销一条龙的市场化经营模式。
张平说,科研的创新说到底就是企业生命力的创新。种业企业要建立以种业为主导的产业链集团,以科研为核心,采取合纵连横的策略,利用国家对种业的扶持政策,借助国家整治种子行业“小、乱、差”的时机,以无形资产整合有形资产,从产品市场进入资本市场,迅速做大做强,振兴民族种业。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7-11/168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