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挑起乡亲们的致富重托


    新华社记者王志伟

    林如萱李鹏

    斗玉村,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珞巴族聚集的小山村,位于中印边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自然条件也不是十分优越。

    38年前,18岁的珞巴族姑娘小加油带着3个弟妹搬到了这里。两年后,小加油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从23岁开始当村干部,并连续当选为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代表,现任西藏山南地区隆子县斗玉珞巴民族乡斗玉村的党支部书记。

    党代表的身份和工作经历为小加油打开了外面的精彩世界,“小加油”这个音译的珞巴族名字恰恰契合了她身上的闯劲和责任意识。30多年来,小加油用实际行动把斗玉和外面的世界联系起来,带领村民走上勤劳致富的道路。

    穿着朴素的珞巴族服装,手持一把铁锹,面露淳朴的微笑,小加油与村民们一边干活一边聊着家常。她看起来和任何一位朴实无华的农民没有两样。

    6月初,正是虫草成熟的季节,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都上山挖虫草去了。每年的这个季节,小加油都会带着留守在村里的男女老少,完成这个农忙时节的各种农活。浇水、锄草、施肥……每一项农活在56岁的小加油手里都不在话下,熟练程度和年轻人比起来丝毫不逊色。

    村民若一说起村支书就竖起了大拇指说,她就像是我们所有人的“阿妈啦”。种地干活样样带头,还操心着我们每户人的生活,帮助我们过更好的日子。

    在上世纪50年代以前,生活在大山里的村民几乎从未离开过斗玉,过着刀耕火种、结绳记事的生活。“作为一个村干部,小加油就像是珞巴族群众的‘搬运工’,走出大山,给深山里的老百姓带来外面的新技术、新思想、新观念。”斗玉珞巴民族乡党委书记嘎玛次仁说。

    2002年,小加油第一次走出深山,党的第十六届代表大会让她有机会到西藏其他地方和首都北京考察学习。北京之行为小加油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为村民寻找致富门路也成为小加油每天思考最多的内容。

    2003年,当时的小加油还是村妇联主任,她领着党员干部先后举办了几期农牧民致富技能培训班,组织村民开展劳务输出,带领村民采挖药材、种植经济林木。

    几年后,小加油带领全村90多名妇女承包了一个面积30多亩的“妇女经济林种植基地”,发展特色经济。通过反复的试验,这里引进了核桃、苹果、茶树等树苗,这些之前在斗玉从未生长过的经济作物在这个边境山村里落地生根。

    仅在2008年,通过参与经过斗玉的一条公路修建,斗玉村村民就实现现金收入30多万元。每年的采药和虫草季节,村民还有人均超过2000元的入账。

    小加油的心脏不好。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上常年的劳累,她的身体明显不如从前。两个女儿担心她心脏病发作,一直希望她放下工作,不要过分操劳。

    小加油却执拗地做起女儿的思想工作。“累的时候躺一躺,休息几天就好了。只要村民们信任我,我会一直干下去。”小加油的语气里透着几分坚定。

    “如果哪天不当村干部了,我就是个普通农民,在家里做做家务也很好。现在党和老百姓信任我,选我当村干部、党代表,我必须去做更多、更好的事情,才能对得起这份信任。”小加油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劳务输出 林木 连续 施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