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肩负重任做强黄瓜民族种业


    一粒黄瓜种 绿遍全中国

    □□

    金慧英

    在外国种子大量充斥我国蔬菜种子市场的情况下,黄瓜种子却没有被洋品牌占领市场,我国黄瓜的民族种业始终矗立于世界领先位置;黄瓜这个过去老百姓只有在逢年过节才吃得起的细菜,早已变成人们一年四季随时可以吃到的大众菜——从这两方面来讲,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功不可没。

    2009年1月9日,对于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人来说是激动人心的时刻,在备受瞩目的全国科技奖励大会上,他们的“黄瓜育种技术创新与优质专用新品种选育”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继1991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之后,再次荣获国家级大奖。那一刻,他们几十年、十几年与黄瓜为伍,浸润在泥土里的青春再次绽放出最华丽的色彩,飞扬的青春、激昂的理想结出了最甜美的果实。

    建所26年来,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一代代科研究人员,连续主持、参加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863”、“973”项目及天津市各类科技攻关和推广项目,并开展黄瓜生物技术研究和综合开发研究,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2项,先后育成“津研”、“津杂”、“津春”、“津优”、“津绿”、“津美”等系列48个黄瓜配套品种,始终处于我国黄瓜产业领军地位。这些优良品种播种在祖国30多个省市广袤的土地上,覆盖了全国黄瓜种植面积的60%,并远销国外,年创社会经济效益100多亿元。

    科研领先缔造“黄瓜王国”

    黄瓜——一年生蔓生性草本植物,原产于印度的温和湿润地区,很久以前传入中国。但是人们没育种的观念,只能沿袭老辈人的做法,用地里甩下的老黄瓜取籽做种子。这使得黄瓜品种不断退化,就像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一变天气就患感冒。上世纪50年代,侯锋先生目睹了津郊大地上大片被霜霉病、白粉病侵袭的黄瓜地,深受触动,开始了黄瓜品种研究。1964年他正式立题主持黄瓜抗病育种,使得中国在世界上较早开创了黄瓜品种研究。

    从1961年到1994年间,针对实现黄瓜抗病、丰产、早熟的育种目标,解决抗病与早熟、早熟与丰产的矛盾和周年生产对品种的新需求问题,分别研究培育出“津研”系列7个品种、“津杂”系列4个品种和“津春”系列5个品种,每一系列品种都成为我国阶段性的黄瓜主栽品种,其品种覆盖率占到全国的80%,实现了我国黄瓜品种的三次更新换代。

    1985年,伴随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春风,天津市农科院黄瓜研究所成立(2001年进行股份制改革后,始称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并实行经济自立,侯锋任所长。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侯锋的带领下,不仅代代科研领先,还首创了“网室隔离杂交制种法”,开辟了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黄瓜良种繁育基地,开创了我国蔬菜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发展模式。被农业部专家组誉为我国蔬菜种业的“天津模式”。时任中国工程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的朱光亚题词称赞“该所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科技成果产业化之路,成为我国‘科研攻关与体制改革的典范’”。

    1995年该所被国家科委批准为“国家黄瓜新品种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确立了其在全国黄瓜科研领域的领军地位。此后,针对我国黄瓜生产中栽培茬口、栽培形式和品种类型的日益多样化,以及消费者对黄瓜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相继选育出“津优”系列30个品种,成为当前我国黄瓜的主栽品种,实现了又一次品种的更新换代。

    进入新世纪以来,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相结合已成为黄瓜育种的必然趋势。为挑战常规育种效率低、周期长这个世界性难题,现任所长、育种专家杜胜利博士带领科技人员,在国内率先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将单倍体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多抗病性鉴定等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形成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育种平台,填补了国内空白。研究建立的高效稳定的黄瓜单倍体育种技术,使黄瓜育种周期由常规技术的6~8年缩短到3~4年;采用AFLP技术研制出与黄瓜白粉病、霜霉病、黑星病、炭疽病等主要病害抗性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并用于核心亲本材料的定向改良和资源材料抗性鉴定,显著提高了抗性筛选效率。从而奠定了黄瓜育种研究在未来十余年保持领先地位的坚实基础,全面提升了我国黄瓜品种创新能力,促进黄瓜育种研究及良种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黄瓜 品种 种子 产业化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